2011年3月,康旭和為救被劫群眾,徒手與持槍歹徒搏斗,事件之后,康旭和登上了熒屏,登上了報紙,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曹建明、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蔡寧分別親自接見并對他的事跡做出重要批示。
日前,由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主辦,河南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等承辦的“學雷鋒·在行動”全國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表彰活動在濮陽市舉行,康旭和作為中國好人榜“身邊好人”登臺接受表彰。
一個為了保全群眾安全可以忘我犧牲的檢察官,他的背后還有沒有故事?
跨省救驢友
“康旭和救人的事不是偶然的,以前他還冒險救出了被困峽谷的幾名‘驢友’。“講述這個故事的是新野縣戶外救援隊隊長常征先。
2010年7月,我市的幾名登山愛好者相約去湖北省襄陽市南漳縣深山里穿越,恰逢下了三天三夜的暴雨,暴漲的河水淹沒峽谷底部,6名驢友也在大雨中失蹤了。
聽到這個消息后,康旭和便邀上新野縣戶外救援隊隊長常征先等人,帶齊了救援裝備,駕駛一輛越野車向南漳縣趕去。
救人途中,康旭和不停地與襄陽、谷城、南漳等地的驢友聯(lián)系,并制訂救援方案……搜尋一天后,絲毫沒有失蹤人員跡象,而此時的雨卻越下越大,救援隊員朱林也在搜救的過程中摔傷了頭部。其他不少救援隊都退了下來,也有人勸康旭和這一支救援隊放棄尋找,但是康旭和沒有同意。
救援第二天,康旭和找來當?shù)乩相l(xiāng),了解山林、河流以及危險路段的分布情況。此時,衛(wèi)星定位圖也繪制出來了,根據(jù)顯示,這幾名受困人員很可能在一個通往陳家老屋的河流瀑布上躲避山洪。于是,康旭和又拉上幾名搜救隊員鉆進了雨中。終于,他們在陳家老屋的懸崖邊上發(fā)現(xiàn)了6名驢友,并把他們接了出來。
山村賣蜂蜜
“四年以來,康旭和都在默默地幫助西峽的一戶農(nóng)家。”驢友水云天在旅行日記《情系三里壕》中,講述了康旭和替一位貧困婦女賣蜂蜜以幫她渡過難關的故事。
12月15日,記者來到西峽太平鎮(zhèn)三里壕村,找到了《情系三里壕》中所描述的那戶農(nóng)家,表明是想來買點蜂蜜。女主人忙放下手頭的活,把一行人迎進了屋里。
交談中,女主人說她的丈夫去世了,留下多病的她和3個孩子。2008年,康旭和知道了這個多災多難的家庭,便號召幾個朋友捐錢資助他們,但是被倔強的女主人拒絕了,康旭和又提出每年幫助她賣蜂蜜,女主人這才答應接受幫忙。打那以后,康旭和每年都聯(lián)系南陽的朋友去她家購買蜂蜜,每年能幫她增加收入一萬多元。女主人說:“在好心人的幫助下,大女兒已上初中了,兩個小的學習也都不錯。”
熱心助孤兒
“康旭和為人率直熱心、和善實在,遇事有愛心,經(jīng)他幫助的孤兒兩只手都數(shù)不過來。”新野縣婦聯(lián)、教育局的同志介紹說,康旭和是新野縣第一批“代理媽媽”志愿者,十多年來他幫助過的十五個失去雙親的農(nóng)村孩子順利升入初中、高中。
“山里的孩子不能和城里的孩子一樣接受良好的教育,康旭和很心痛,擴大幫扶群體能讓他心里舒服一些。”驢友田建立說,康旭和喜歡旅游,他經(jīng)常利用節(jié)假日機會“下基層”,把游玩當成暗訪,遇到貧困家庭的孩子,就想辦法來幫助他們。
一次,康旭和與同行的驢友來到南召縣深山中的一個無路、無電、無車的“三無”村子,散落在山中的五六戶人家還點著煤油燈,沒有任何經(jīng)濟來源。臨走時,康旭和為每家都留下了100元錢?;氐郊抑校仲I來衣服被子和學習用品,并親自送到孩子們的手中。
此后幾年,康旭和更是利用節(jié)假日,號召“驢友”們走進大山,每次他都買很多的新書本、新書包,并給孩子們一些錢作為學習之用。
注:“驢友”是國內(nèi)對戶外運動愛好者的稱呼。“驢友”特指參加自助旅行、一般性探險、爬山、穿越等愛好者,來源于“旅”友和“綠”友的諧音。“
(《中華康氏網(wǎng)》轉(zhuǎn)載2012年12月20日《南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