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建堂(1879-1914)亦名朝衡,字秉均,湖北恩施旗峰壩人,清末秀才。辛亥革命前,曾在恩施進行反清活動。1904年考入湖北陸軍小學,4月與革命黨人呂大森、劉靜庵秘密組織革命團體科學補習所,呂為所長,康為庶務。此時,湖南華興會黃興、陳天華聯合會黨,預定10月10日乘西太后70生辰在長沙起義,湖北當即響應,派呂大森和康建堂回鄂西組織恩施、宜昌、川東會黨活動。后因長沙事泄,清政府發(fā)現湖北科學補習所與之有聯系,遂下令搜查。呂、康抵施南后與會黨吳伯云、舒芬和宣恩康子厚取得聯系,并得其贊助。不料,施南官府出示省電,對康建堂等人嚴加訓斥、警告,雖以“念青年學生,年幼無知,不予深咎”了事,但對康、呂在恩施的活動是一個打擊。
1911年10月,武昌革命黨人派日知會干事向炳焜抵施,與康建堂,曾楚襄秘密組織日知會分會,開展施南光復活動。在康錦臣、沈賓虞等家中分設密會地點多處,接納會黨、運動軍隊,做好起義準備。
當時恩施駐有三個營,即32標第三營系湖北新軍第八鎮(zhèn)統制張彪的整個部隊,管帶李汝魁;次為移防營,管帶陳金瑞;三為施防營,多為本地人,管帶王澤吾。向炳焜、唐建堂等人先做下級軍官和本地人的工作,一切進展順利,唯李如魁態(tài)度不明。武昌首義后,仍持觀望態(tài)度,康等心急如焚,想用各縣會黨佯作攻城,誘清軍出城作戰(zhàn),會黨待機奪城,斷其后路。后覺不妥,遂改為寫信爭取。由康起草,講明形勢。立陳利害,促其明白態(tài)度。10月27日,又推向炳焜去見李汝魁,重申前約:“區(qū)道府者即道府,(光)復施南者主施南。”李看信后默然久之,終于10月28日反正。公推李汝魁為分司令部部長、向炳焜為參謀兼秘書。由康建堂發(fā)電武昌告捷,出安民告示,委派新人接管府、縣,擬定向、康等5人到各縣宣撫??档壬形闯尚?,軍隊又起禍端。移防營管帶陳金瑞詭稱是明朝皇帝朱元璋之后,改名朱揚武,施南反正自恃有功,不愿屈居李汝魁之下,乃暗使隊官于11月3日將李殺害,取而代之。
朱揚武掌權后,擴充軍餉,嫁于人民,安插私輩,殺害黨人康子厚,向炳焜、唐建堂乃逃出恩施,到武昌向軍政府立陳朱的罪行??岛筝氜D南京,任黃興秘書,隨軍作戰(zhàn),艱苦無怨。1913年7月,南京失陷,康越湖脫險,返回恩施,兩袖清風,于1914年12月13日病故。而呂大森則于1930年(一說1931年11月)客死杭州,時年49歲。(恩施分會來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