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法如將軍是1938年抗日戰(zhàn)爭臺兒莊會戰(zhàn)中赫赫有名的民族英雄,是康姓人的驕傲,也令國人敬仰?!犊凳衔幕冯s志2012年第2期、中華康氏網(wǎng)2012年5月23日刊登過將軍親屬寫來的介紹其生平事跡文章。2014年熱播的電視劇《我的特一營》中熊百萬角色原型就是康法如將軍。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和中國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中華康氏文化研究會將在康氏宗親中尋找“抗日烽火中的康家人”并編輯出書。2015年3月21日,我受兄長獻堂會長委托,和榮先等一行四人,專程赴河南省駐馬店市西平縣看望將軍的兒子康代周一家。時值南陽大霧彌漫,高速公路關閉不能通行,卻擋不住我急于見到宗親的熱切心情,只能走普通公路摸索前行。驅車近三個半小時,才抵達西平縣城。西平縣的北邊是漯河市,相距很近,西漢時置縣,是傳說中發(fā)明了養(yǎng)蠶技術的黃帝妃子嫘祖故里。
宗親相見,分外動情。康代周和老伴王秀花、小兒子康新海、長孫康浩熱情接待了我們一行并座談交流,老人住所是一棟普通二層自建民宅,陳設簡樸。交談中得知將軍前后兩房夫人,原配生一男一女,長子名叫康富周,代周母親生三男一女,其姐姐名叫康鳳欽,現(xiàn)居住在方城縣。其大弟名叫康太周在新疆阿克蘇建設兵團工作,現(xiàn)已退休。小弟弟名叫康滿周。代周老人出生于1934年,今年八十有二,精神矍鑠,老伴熱情開朗,有三子一女,孩子們一看都是很樸實的人。后來代周先生的弟弟康滿周也趕來相會。
我向康代周老人介紹了成立中華康氏文化研究會的目的意義,贈送了《康氏文化》雜志和《衛(wèi)國文化史考》一書及禮品,老人表示感謝。代周講現(xiàn)在的西平楊莊鄉(xiāng)大康莊有康氏千余人,傳說從洪洞移民而來,原先有族譜后來散失了。代周老人后去東北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林場工作二十多年,1986年一家返回西平縣城定居。
他的父親康法如,生于1900年陰歷五月十八,西平縣楊莊鄉(xiāng)大康莊人。幼時家貧,1921年投時駐信陽的馮玉祥第十六混成旅當兵,積功升遷,1936年10月28日被授予陸軍少將軍銜(與在滕縣犧牲的川軍王銘章師長同時授銜),不久進入陸軍大學將官講習班第三期(同期同學有杜聿明、李玉堂等)深造。臺兒莊會戰(zhàn)時他時任31師副師長(師長是池峰城),率部參戰(zhàn),展開肉搏戰(zhàn),斃敵甚多,身負重傷,腸子都流出體外仍不肯下火線,其事跡可謂驚天地泣鬼神,正是魯迅先生所說的“民族的脊梁”,后來經(jīng)漯河又轉武漢醫(yī)院治療。1939年秋,傷愈后又率所部在南陽唐河一帶與日軍作戰(zhàn),后又任鄧縣軍警聯(lián)合督察處處長。1941年初,赴洛陽任第一戰(zhàn)區(qū)長官部少將高參??箲?zhàn)勝利后1947年1月被國防部宣布退出現(xiàn)役。1948年婉言謝絕了朋友去臺灣的建議。留在家鄉(xiāng)迎接解放。1950年8月30日在西平縣城東關被執(zhí)行槍殺,年僅50歲。
據(jù)康代周回憶,其父親對子女要求嚴格,凡是有來客談話時均不讓在現(xiàn)場,有一次池峰城來鄧縣找父親談話,自己在隔壁偷聽,池峰城勸父親趁現(xiàn)在年輕,希望繼續(xù)留在部隊干事兒,另外父親也經(jīng)常帶著他到池峰城家里玩兒;代周還經(jīng)常聽其他老人說,每次父親探家非常尊重鄉(xiāng)親們,都提前在村外下馬,牽著馬進村,見村里人都非常親熱拉家常,并送一些糕點和糖果給鄉(xiāng)親們;父親退役返鄉(xiāng)的時候,鄉(xiāng)親們敲鑼打鼓迎接;解放后上級領導曾幾次派人來邀請其父參加政協(xié)都被婉言謝絕;還記得其父親被捕后,有200多人聯(lián)名擔保;自己和兄長康富周去監(jiān)獄探望,當時其父親帶著手銬和腳鐐并給他們說:“你們回去吧,我應該沒什么大事,因為我沒有做過惡事壞事,過幾天就回去了。”但他還聽說將軍在執(zhí)行前有三十多名證人在其罪名上按了手印,至今對此無法理解。他父親被執(zhí)行的當天,剛好自己去縣城舅家,舅舅講了“今天上午是開你父親會的,你父親被槍斃了。”后來他舅舅帶著代周去收尸體,用席子包裹后葬在離刑場百余米的亂葬墳。五年后的一個傍晚,他和哥哥康富周用薄木板釘個匣子,半夜將父親遺骸裝好,兄弟倆抬著夜里行走,道路不平,還能聽到父親頭顱碰到匣子的聲音,走了四五十里路后到老家安葬。因年代久遠,中間政府要求平墳,現(xiàn)在也找不到墓地了。其母親也在三年自然災害時餓死。
代周還講了2012年6月5日西北軍文史專家楊保森和陪同人員驅車來到西平縣采訪。2013年3月22日,臺兒莊大戰(zhàn)紀念館館長王祥和臺兒莊區(qū)委宣傳部的張嚴新,及《齊魯晚報》、《大眾網(wǎng)》記者,一同到他家,特意贈送書籍和有關臺兒莊大戰(zhàn)的資料,并與之合影留念。王館長安慰說,康法如將軍抗日戰(zhàn)爭中英勇殺敵保家衛(wèi)國,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我們會記住他的英雄業(yè)績,永遠緬懷他!并一再囑咐代周要保重身體。文章刊登在2013年4月4日齊魯晚報、人民網(wǎng)、中國日報、鳳凰網(wǎng)等媒體。
該案疑點頗多,當?shù)卣坪鯇Υ酥M莫如深,上級政府也來調(diào)查過,后來也沒有下文。據(jù)將軍親屬講,解放初上級政府曾邀請將軍參加政協(xié),可以看出老人當時是被當作社會賢達知名人士以禮相待的,不料被老人婉拒,不管各種原因,許是不喜政治,退出軍界頤養(yǎng)天年,都是老人的權利。不料人生無常,轉瞬之間就從社會賢達成了十惡不赦的反革命被處決??h檔案局不讓親屬查閱卷宗,將軍原屬西北軍馮玉祥系統(tǒng),《西北軍人物志》一書作者楊保森來西平縣檔案局調(diào)查也不讓查卷宗,只是在2015年年初讓家屬復印了一下判決書。我們見到了這份僅一頁的判決書,“罪名”兩點,一是當年率部打過紅軍,二是解放前后組織土匪游擊隊對抗政府。打紅軍當年是下級軍官上命所遣,各為其主,頗可理解。但47年已經(jīng)退伍,49年又被逮捕這不到兩年的時間康法如連正規(guī)軍的將軍都不干,卻去組織游擊隊對抗政府,似乎有違常理、不合邏輯。槍斃時也未通知家屬。
但據(jù)筆者查閱史料,那時并無縣級政協(xié),上世紀80年代初國家才發(fā)文令各地籌建成立,西平縣1984年才產(chǎn)生第一屆政協(xié),一屆五年,二、三屆有個副主席康國方宗親。市級政協(xié)上世紀90年代才成立。河南省省政協(xié)1955年才成立,其前身是1950年4月在開封市召開的“河南省首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第一次全體代表會議”,從時間上看,將軍被邀請參加的應是這個省級政協(xié)會才吻合,禮遇規(guī)格就更高了。結果婉拒沒去,被抓,8月槍決。這是筆者的推測之論。此案有待卷宗開放后研究和進一步調(diào)查考證。家屬希望和呼吁在黨的十八大依法治國路線的指引下,在大力宣傳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之際,有關部門能夠重新研究此案,給將軍應有的歷史地位。無論如何,一個為民族抗戰(zhàn)腸子都打出來的英雄,應受到國人的尊重。
訪問代周宗長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是我的父親康天一(瑞金分校上學時名字叫康全德)老人(《康氏文化》和中華康氏網(wǎng)載有逵富太所著《世路屈曲若波瀾——記九旬黃埔老人康天一的傳奇人生》可參閱)生前回憶39年在江西瑞金上黃埔軍校第三分校時,其長官曾引薦一位康姓師長和他見面,該師長因見到康姓人很客氣,但父親卻沒有知道該師長的名字。后我自己查閱了資料,尋找這個時期姓康的國軍師長,找到的只有國軍三十一師副師長康法如。后查閱康法如將軍的資料,1938年在臺兒莊抗戰(zhàn),1939年在武漢住院,這期間似乎不會在江西出現(xiàn)。所以帶著這一疑問,去詢問康代周關于將軍生前講沒講過39年去過江西。經(jīng)過談話,知道將軍還不止一次去過江西,具體時間不清楚,但卻拿出了康法如將軍給其母親在江西景德鎮(zhèn)做的瓷像??梢酝茰y一下是否有下列可能,因為臺兒莊大戰(zhàn)是中國抗日戰(zhàn)爭正面戰(zhàn)場的第一個大勝仗,康法如將軍是戰(zhàn)場指揮官,會否在39年秋天將軍在武漢療傷出院后受江西瑞金第三分校領導之邀,去給學生講臺兒莊戰(zhàn)役戰(zhàn)況,而此時經(jīng)長官介紹見到了父親;也或是國軍49軍的某個領導,與康法如將軍是好友,得知其病愈后,邀請到江西瑞金做客時,被引薦給父親的;也許還有其他可能。總之可以斷言在沒有確鑿證據(jù)證明這個時期有其他康姓師長的話,康法如將軍應是我父親所講的在江西見到的師長。這了結了我父親和我們的一樁心愿,也是康氏尋親聯(lián)誼的成果。時光悠悠過去了70多年,兩家康氏后代在一起相會,令人快慰。
下午四點半,合影留念后,我們一行踏上了返回南陽的路程。
得知代周老人的姐姐就在南陽市方城縣居住的消息后,我們一行四人又于3月24日上午驅車直奔方城縣券橋鄉(xiāng)程莊村,在一個農(nóng)家小院里見到將軍女兒康鳳欽老人及其兒媳馬建奎、二女兒程相平、二女婿龐連國、孫女程明、孫子程顥冉。我們送上了給老人帶的禮品。院里種著兩棵樹,一棵柿子樹,一棵杏樹,杏樹已吐綠芽,帶來春天氣息。看來家境小康,二層樓,電器齊全,還有收割機。老人生于1932年,八十有四,身體硬朗,受過良好教育,眉宇間透著大家閨秀的淑美風范。老伴程景遠,已過世,育五女一男,老人隨兒子一家生活,兒子外出打工,兒媳馬建奎和二女兒一家照顧老人。提及往事,說到傷心處,老人哽咽不已,大家為之動容。父親去世那年她才18歲,隨母親、舅舅、弟弟滿周要飯來到方城,認一干親,后嫁農(nóng)民丈夫為妻。母親等返回西平。她回憶說她在鄧縣上的學,她見過父親用小瓶子保留的一小節(jié)腸子,那應該是父親臺兒莊戰(zhàn)役負傷手術后自己留得紀念。記得父親說過“高低不想再干事了”這句話,意思是厭倦世事,回鄉(xiāng)養(yǎng)老?;匚髌綍r還是鄧縣方面用車將他們送回西平的。她還記得有小汽車來家里過兩次找父親進政協(xié);父親被抓走時有多人帶槍包圍了家里,她們被槍指著不準出灶屋;父親被捕后她去監(jiān)獄探望過,父親戴著手銬腳鐐。期間還托一個給監(jiān)獄挑糞的人給父親送過東西。還聽說父親被槍決時全身穿的是白衣服,鮮血流滿全身。
約下午一點,我們祝福老人身體健康,告別老人一家,返回南陽。
成文之日,康代周、康浩恰逢參加了三月底的中華康氏文化研究會2015年年會。康代周被邀請坐在主席臺上,中華康氏文化研究會會長康獻堂向與會人員介紹了康代周及其父親康法如將軍,并提議與會全體人員向康法如將軍默哀三分鐘,以表達康氏宗親對將軍的崇敬之情,也體現(xiàn)中華康氏文化研究會關心康氏抗日英雄后裔的真摯的宗親情誼。
(作者系中華康氏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河南恒康建設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
康法如少將在江西景德鎮(zhèn)為其母親定制的瓷像
康吉堂副秘書長向康代周老人介紹《康氏文化》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