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康氏文化研究會于2011年在河南省南陽市南召正式成立,是康獻堂會長牽頭出資辦起來的。多年來,獻堂會長無私奉獻了多少心血,多少經(jīng)費,多少精力,走訪了多少地方,誰都說不清楚。所以獻堂會長得人心、順族意,有凝聚力、感召力,可敬可賀。
為了溝通海內(nèi)外康姓人的信息,獻堂會長又聘請了一批專家學者,創(chuàng)辦了我們康家人的刊物——《康氏文化》,向海內(nèi)外發(fā)行。
研究會的宗旨開始是“研究康氏文化,宣傳康氏名人,構建聯(lián)誼平臺,促進社會和諧”?,F(xiàn)在改為“研究康氏文化,追溯支系播遷,搭建聯(lián)誼平臺,促進社會和諧”。
《康氏文化》每季一期,每期有12個欄目,既傳達了總會的聲音,又溝通了各個分會的關系,還宣傳了我們康家人的光榮歷史與文化名人、宗祠建設,更為康氏族人尋根問祖、宗親聯(lián)誼搭建了一個好平臺。成立分會的越來越多,基本普及了神州大地。也為成千上萬的康氏族人找到了祖宗。
可是目前有人上網(wǎng)亂搞一通,無根無據(jù),也無人批準地說我們江西泰和的康氏族人不是康叔的后代,而是康居國人或者是匡改康的人。
事實勝于雄辯,真理永遠戰(zhàn)勝歪理。前不久總會康放心副會長和康綱有顧問帶領渝、貴、川、湘的南八公支系宗親代表來泰和尋根聯(lián)誼,他們一行14人的泰和之旅驚喜無比:我們尋到了根、找到祖,泰和縣千秋鄉(xiāng)早禾塘金仙廟就是我們的祖居之地,我們就是泰和人;我們回到了家,我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以后我們更會?;丶铱纯础?br />
他們?yōu)槭裁慈绱烁吲d,為什么會說以上的話?原因有:
1、泰和分會對本次三省一市的尋根活動高度重視,早作安排,盡量做到因地制宜、細心周到、有序有效。2、所到之處張貼巨幅歡迎標語。3、所到之處敲鑼打鼓放鞭炮熱情迎接千里之外的家人。4、所到之處拿出有價值的《康氏族譜》給他們查閱,成果紛呈。5、所到之處,泰和族人召開茶話會,歡聲笑語中交流信息、互敘族情。6、他們?nèi)サ牡胤蕉伎吹搅吮姸喙爬系撵籼眯旅病?、看到了古人保存下來的祖像和歷代名人題詞作序。8、特別看到了534年前皇帝的圣旨(蓋有國璽)!
盡管網(wǎng)上傳謠我們不是康叔的后代,我們是無所謂的。泰和本身的康氏已形成了一個系統(tǒng),人口有三、四萬,并且歷代遷徙外省、外縣、外市的康氏族人不計其數(shù)。自公元1003年開始至今我們都有族譜記載我們是正宗的康叔后裔,堅信無疑!
鑒于網(wǎng)上傳謠,我們江西康氏文化研究會特寫此文辟謠,不要把康氏文化研究引入邪路。我們要以國家氏族研究的康氏始祖為康叔為遵循,遵守章程,明確目標,聚族人心力,集族人智慧,修好《中華康氏大統(tǒng)宗譜》,建好文化苑,天下康氏是一家,攜手共圓康家夢,亦為燦爛的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貢獻康家人的綿薄之力!
最后,我們誠懇地希望在網(wǎng)上造謠者,抓住時機來江西泰和走一走、看一看,我們是不是康叔的后代?
江西省康氏文化研究會泰和縣分會顧問 康昭訓 撰
江西省康氏文化研究會秘書長 康良生 推薦
2015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