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0日下午三時,中華康氏文化研究會康獻堂會長率《華夏康氏》攝制組蒞臨廣州白云機場,廣東康氏文化研究會常務(wù)副會長康德成、秘書長康有烈等到機場熱情迎接。
中秋時節(jié),南粵氣候仍然比較炎熱。獻堂會長一行下飛機后不顧疲勞,便風(fēng)塵撲撲地從機場乘車直奔汕尾市,傍晚抵達汕尾市陸豐。廣東康氏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汕尾康氏文化研會康松會長,廣東康氏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汕尾康氏文化研究會康俊釵顧問等汕尾宗親熱情接待了獻堂會長一行。21日,由康德成、康松、康俊釵等宗親陪同獻堂會長一行到汕尾市馬宮鎮(zhèn)長沙鄉(xiāng)東村康氏祠堂和陸豐縣河西鎮(zhèn)大務(wù)村康氏宗祠進行采訪拍攝。汕尾康氏文化研究會宗親向獻堂會長贈送《汕尾康氏族譜》并合照留念。
10月22日下午,康德成、康松陪同康獻堂會長一行從陸豐去汕頭南澳島,深澳康氏宗親會康維寬會長及班子成員熱情接待獻堂會長一行。23日上午采訪拍攝深澳康氏宗祠。深澳康氏宗祠位于南澳鎮(zhèn)金山村。始建于清嘉慶十八年(1813年)。坐南朝北,為三落厝二花巷,后包格局,占地面積1500平方米。正門頭用石板構(gòu)砌,有浮雕石刻圖畫多幅,檐梁石雕,梁載漆畫華美。東西兩檐廊墻上各有四幅石刻字幅,分別題刻“忠發(fā)、孝發(fā)、弟發(fā)、敬發(fā)、禮發(fā)、義發(fā)、廉發(fā)、節(jié)發(fā)”,毎幅碑文鐫刻有“辛酉進士”和“康以銘印”兩枚印記。該祠薈萃木雕、石雕、嵌瓷、灰塑、漆畫等潮汕民間工藝,格調(diào)豪放、內(nèi)容豐富、華麗精美,集民間工藝之精華,有巧奪天工之奇,是一座人文歷史深厚、極具建筑藝術(shù)特色的古建筑,對研究潮汕古建筑和康氏文化具有重要的價值。2015年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深澳康氏宗祠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但I堂會長一行還參觀了清代南澳總兵府,在清代南澳總兵一覽表里查到有位康姓清兵康陵,雍正十年(1732)任職。下午獻堂會長一行抵達東莞市住塘廈鎮(zhèn)。
10月24日上午,康獻堂會長一行到東莞市石排鎮(zhèn)康王廟參觀拍攝采訪。石排鎮(zhèn)康王廟為三開間三進四合院落布局,抬梁與穿斗混合式硬山頂建筑。廟里供奉康王神像??低跏敲耖g為紀念宋代愛國將領(lǐng)康保裔而塑造的神。康保裔,宋代洛陽人,善騎射。宋開寶中為龍衛(wèi)指揮使、登州刺史。太宗朝歷任代州,高陽都署等,真宗時累遷至高陽關(guān)都署。咸平三年(1000年)契丹攻河間(今屬河北),他率部拒敵,援兵不至,兵盡矢絕,戰(zhàn)死沙場,為國捐軀。人們?yōu)榧o念他的功績,建康王廟供奉,以保一方平安??但I堂會長虔誠拜祭瞻仰康王神像,向康王廟贈送《康氏文化》等書刊。下午驅(qū)車前往廣州市番禺區(qū)石基鎮(zhèn)新橋村康氏宗祠拍攝采訪。晩上,入住廣州粵北酒店。
10月25日早上7時30分,康獻堂會長一行驅(qū)車前往云浮市。10時許到達河口寨村,廣東康氏文化研究會顧問、云浮市康氏文化研究會康建偉會長帶領(lǐng)宗親幾十人在村口夾道歡迎,敲鑼打鼔舞獅迎接獻堂會長和《華夏康氏》攝制組的到來??到▊サ茸谟H陪同獻堂會長參觀康氏元超、元昆公祠堂,介紹元超、元昆兩公祠及族裔情況。攝制組開展拍攝、采訪,拍攝工作有條不紊進行。中午在祠堂地坪搭起的遮陽棚下圍桌與宗親們共進午餐。下午,康建偉陪同前去白石鵬崗康氏宗祠、羅定蘋塘梳面康氏宗祠拍攝;之后攝制組去羅定圍底康屋祖祠、圍底達村康氏能勝公祠堂采訪。下午四時從羅定市趕往粵西湛江吳川市,到達目的地已是晚上八時多。當(dāng)天獻堂會長因連續(xù)長途奔波勞頓,身體已有不適,但他仍然堅持訪問當(dāng)?shù)刈谟H,我們隨行的宗親深受感動。
10月26日上午,康獻堂會長一行在中華康氏文化研究會顧問康紹華,廣東康氏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康上明、秘書長康有烈等人陪同下,先后到吳川羅山紅新村文化廣場及東海、新地、美沃、東隅、霞園、塘尾等康氏村的廣福廟、善利堂、廣福堂、崇正堂和在建的劉金廟、舊劉金廟、康濤墓園等地采訪拍攝。
吳川,廣東省轄縣級市,是著名的建筑之鄉(xiāng),這里有數(shù)百名億萬富豪多為包工頭出身,是全國富豪數(shù)量最多的縣級市。吳川羅山有十六條康姓村,共有康氏13000多人。吳川康氏始祖是康濤公,各村建有廟堂,劉金廟是吳川康氏的族廟。
下午采訪拍攝工作結(jié)束后,我們與獻堂會長一行在吳川分別。吳川康上明等宗親送康獻堂會長和華夏康氏攝制組一行去湛江機場乘飛機返回河南南陽。
康獻堂會長一行在10月20日至26日七天時間內(nèi),從廣州白云機場到粵東汕尾、南澳,折回東莞、番禺、廣州,再往粵西云浮河口、羅定,最后抵達吳川市,行程二千八百多公里,釆訪、拍攝廣東康氏祠堂、廟堂共20多座,走訪、了解廣東各地康氏宗親及康氏文化情況,對廣東各地康氏文化研究會的工作給予親切指導(dǎo)和關(guān)懷,所到之處,受到了當(dāng)?shù)乜凳衔幕芯繒?、康氏宗親理事會和廣大宗親們的熱烈歡迎和熱情陪同接待。獻堂會長為了康氏文化事業(yè)嘔心瀝血、吃苦在前、身體力行率隊高效率拍攝采訪廣東各地祠堂文化,攝制組同志們不怕苦不怕累,一絲不茍的工作精神值得我們認真學(xué)習(xí)。
康獻堂會長在羅山東隅村與宗親合影留念
(作者:康有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