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綱有、康紀強等千里尋親拜祖記
重慶市康綱有、康紀強、重慶市康氏文化研究籌委會康勇,康斌,康帥5人從重慶結伴同行,11月15日中午1時許從南川出發(fā),走全程高速1100多公里,不辭辛勞,當晚10時才到達新化縣城。
湖南省康氏文化研究會籌委會會長、湖南新康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康叔南先生早已在此等候,中華康氏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康放心,湖南梅山康氏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康光輝,秘書長康小平,辦公室主任康定國,副秘書長康芳麗等在華天酒店迎接康綱有一行。
16日早晨,陪同五位宗親吃完早餐后,分別坐上了七臺標有康氏文化車隊的車,從華天酒店出發(fā),上午9時到達新化縣溫塘鎮(zhèn),首先來到溫塘村和平院拜祭了九世祖琦華公墓,然后到富興村拜祭了福三公墓,之后參觀了康氏宗祠一一琦華公祠。這是一棟巍峨的古典四合院,始建于民國二十年,現(xiàn)用于該鎮(zhèn)中心小學教學場所,康氏宗親們在主堂“五福臺”拜祭列祖列宗后,在左側的小會議室里進行了暢談。
康綱有說:“康氏來自姬康,帝王血統(tǒng),明末清初先祖應詔‘湖廣填川’,我世庸支系已離開祖籍居住地287年,將近三個世紀。今天,我們再一次相逢,心里感到特別激動。我于2007年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后開始研究康氏文化,正在編修福三祖琦華房譜江津卷”。
他還說:“譜、碑很重要,這是康氏文化研究的根本依據”。綱有老人還介紹了當地企業(yè)家康云等熱心支持參與康氏文化研究事業(yè),并征地400余畝正在著手修建康氏宗祠等情況。
康紀強熱情澎湃,激動地說:“過去關山阻隔,‘蜀道難,難于上青天’,現(xiàn)在高速公路連通了渝湘兩地,快捷又方便,熱忱歡迎老家的宗親們到我永川‘金佛山’來觀光旅游??当髸L盛贊梅山宗親們的熱情接待,由衷地表示感激和感謝!
新化縣原人大常委會主任康新階(梅山康氏文化研究會顧問)表示熱烈歡迎康綱有一行回祖籍地“走走看看”,一定按兩位長輩的要求,把梅山康氏文化研究工作做的更好。
康叔南先生介紹了此次宗親聯(lián)誼活動的日程安排。
中午,湖南祥星集團董事長劉如松先生在其公司餐廳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午宴。
午餐后,車隊繼續(xù)前行,在田坪鎮(zhèn)龍?zhí)洞謇砣A公墓拜祭后,馬不停蹄直奔安化縣清塘鋪鎮(zhèn)龍坳拜謁長眠于此的五世祖季一公的墳塋,按照祭祖?zhèn)鹘y(tǒng),每到一處先祖墓地,必須擺好三牲祭禮,燃香焚紙,行三叩九拜之大禮,以告慰先祖英靈。在季一公墓前,由康國平主祭,念禱告祭文,在場的后裔們無不虔誠祈禱。儀式完畢以后,在四周燃放煙花爆竹,整個祭祀活動既莊嚴肅穆、嚴謹規(guī)范,又熱鬧喜慶。
從龍坳返回時,分成若干小組分別前往茶溪田氹,坐石高峰等地拜見族人和祭祀先祖,由于年代久遠,有的墓碑上的碑文已然風化,模糊不清,有的墓碑在文革中被拆毀,留下了些許遺憾,徙川宗親千叮嚀萬囑咐祖籍地的親人們,一定要找到先祖遺跡,并對已破壞的墓碑及時做好修復工作。
在16日晚宴上,綱有老人動情地囑咐同輩和晚輩“二十字寄語”,那就是:愛國愛家,仁義孝順,忠誠厚道,勤耕苦讀,敬業(yè)留余”。他說這是我們康家的傳統(tǒng)美德,一個不愛國不愛家的人就不是康家的人,背離了上述二十字的人就不是一個好的康家人!
17日,華天酒店9樓會議室的電子屏上顯示著:查閱康氏族譜,審閱《康氏》一書稿樣。會議桌上擺滿了康氏族譜和新印刷的《康氏》叢書,族譜有四修,五修,六修,七修,直至八修。年過七旬的綱有老人看得很是仔細,邊看邊記邊提問,不時與放心,叔南,小平,仁義,厚望交流,他老人家心中的疑團也在慢慢解開,“貴”字輩怎么丟了?有的譜上珪慶公與友信公是兄弟輩,而有的族譜又載明是父子輩,此說在重慶大足就有兩個截然相反的版本,各方記載不一,為此,綱有在大足新修族譜上找到了康紀品有過這樣一段記載:前清祖輩康代文,原為大足教師,后赴成都趕考,途徑安岳,正好夜宿康姓人家,尋找到了五修族譜,時隔多年,代文前輩對此事一直耿耿于懷,在70歲高齡時毅然放棄從教,自帶盤纏前往安岳抄譜,于光緒年間將珍、理二房房譜抄完,與會人員無不感動!
綱有建議:梅山康氏文化研究會牽頭舉旗,專門成立研究南遷始祖南八支系委員會或小組,上溯下及,查清“南、詔、仲、發(fā)、季”五代為何有280年歷史之故;對“貴”字輩與“友”字輩的“父子”關系進行研究考證,得出讓人信服的結論,在研究會網站上公布,然后重刻墓碑,并在序言上加以說明;重新研究字輩派語,有必要把現(xiàn)用五字句改回原來的七字句,以尊先賢之偉跡,尊重歷史,以示后人。
“北有獻堂,南有叔南,南北聯(lián)合,融為一體”。綱有信心滿懷的表示將不遺余力,號召川渝康人積極投入到挖掘祖先歷史、研究康氏文化的活動中來,他說這就好比一臺機器,由各分支機構將零部件分配組裝,再交由梅山分會共同匯總,這樣便可運轉自如。我們的事業(yè)就是這樣一代一代傳承下去的,今逢盛世,要不辱使命!這個任務,只有梅山才有資格,因為梅山是根,其他分會取代不了梅山康氏文化研究會的作用,康叔南是理所當然的總設計師,名稱要有彈性,格式、范例要想周全,九修要成立編撰委員會,南八支系外遷宗親都要參加,派語、字輩要統(tǒng)一,做到小孩能吟,耳熟能詳,寫在書上,刻在石碑上,代代相傳。這一點,叔南先把組織機構框架豎起來了,“梅山不能不作為”啊,徙外宗親翹首以盼。
17日下午,綱有,康帥(紀強、康勇、康斌因公務在身先行返渝)在叔南、放心等人的陪同下,興致勃勃地參觀了資江防洪堤風光帶,以及新康公司承建操盤的天河新村、金沙綠島、體育城、康城豪苑、新康茗苑等建筑群。
18日早晨8.00,綱有、康帥在華天酒店依依惜別,踏上了返渝的征程,我們衷心祝愿他們一路順風,平安回家。
( 作者系湖南梅山康氏文化研究會秘書長:康小平 成文時間:2013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