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康氏文化研究會并中華康氏文化研究會:
隨著人類不斷進化,我們的始祖康濤,在元統(tǒng)25年,即1304年,從福建莆田珠璣巷搬遷吳川至今已有700多年歷史,已有24代,繁衍一萬叁仟多人。為了響應中華康氏文化研究會的號召,為了悼念始祖康濤,弘揚優(yōu)良傳統(tǒng),經(jīng)廣大宗親們的同意和提出的建議,我們決定將始祖康濤的墳墓重修,建成先賢康濤陵園,建筑面積200平方米,高2米,周長100米。使這陵園顯得格外莊嚴肅穆。(附效果圖)。
我們的基本做法,有如下幾點:
一、先進行策劃,設計出陵園效果圖,作出經(jīng)費預算。在原來康濤的墳墓基礎上進行重修,預算要30多萬元。
二、資金來源,分兩步走。一是收人口款,每人5元。二是動員企業(yè)家和社會愛心人士贊助。目前已收到十六萬余元。
三、凡贊助者都通報表揚。贊助500元以上者則在陵園大門前石刻芳名。此辦法收到很好效果,不少知名人士紛紛捐款,目前有的捐300元,500元,有的捐1000元、3000元,還有的捐6000元的。
四、成立籌建委,選定群眾宗親信得過的財務、會計人員。在塘尾居委會黨支部書記康宗業(yè)的親自指導下,以居委會副書記康上明為籌建委主任,康福堅、康華福、康兆東為副主任,康榮盛任會計、康巨燕任財務。在籌建委的領導下,積極開展動員發(fā)動工作,籌建委成員分別深入到各村社區(qū)進行宣傳,貼倡議書,層層動員,盡職盡責。倡議書發(fā)出不到十天,就收到十萬余元贊助款。
五、籌建委員以身作則,不辭辛苦,不計報酬,無私奉獻。不僅自己帶頭捐款,而且做志愿者,完全盡義務,作好各項工作,到各村社區(qū)張貼倡議書。他們的作風和精神得到廣大宗親族人的鼎力支持??禎陥@于二0一四年二月十一日動工,三月初五即清明前就完成康濤陵園主體工程的修建任務。目前正在進行裝修工程。
在于尋根問祖方面,去年以來我們做了一定的工作,多次以福建浦田宗親聯(lián)系,了解先賢康濤遷移來粵的情況。今年初夏,我們準備前往福建莆田尋根問祖,進一步弄清情況。我們要以此次修建康濤陵園為契機,爭取今年把康族族譜搞起來;把康族祠堂重修計劃做好,盡快成立吳川市康氏文化研究會。
專此匯報,請審示。
廣東省吳川市康氏文化研究會(籌)
2014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