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農歷三月初九,是一個吉利的好日子。這天,鄭州市康氏文化研究會組織的鄭州康氏宗親尋根尋親團,在會長康玉慶、副會長康長鎖、康昆山、康菊衛(wèi)的帶領下,到禹州市、新鄭市尋根尋親。
禹州市順店鎮(zhèn)康城村,是中華康姓的發(fā)源地,鄭州市康氏族人,相傳是從禹州遷徙到鄭州的。多少年來,鄭州康氏代代相傳老家在禹州,并傳頌著許多傳說故事。但是,鄭州康氏族人沒到老家去過。
為了實現(xiàn)廣大宗親多年來的愿望,鄭州市康氏文化研究會決定組織一次規(guī)模較大的尋根尋親活動。4月15日早晨天剛亮,來自鄭州市各方的康氏宗親36人,從七里河村乘車出發(fā),向禹州市駛去。
一個多小時后,尋根尋親的車輛來到禹州市東部的郎莊。郞莊村兩支康氏,都是從鄭州遷徙去的,他們的輩次和鄭州康氏一樣。在郎莊村,鄭州康氏族人受到了村黨支部書記康建芳和十幾位宗親的迎接。宗親們在村委大院門前合影以后,先后竭拜了位于村西北的康姑奶奶廟,參觀了村容村貌,向郎莊宗親贈送了《鄭州康氏族譜》《鄭州康氏家族》、《七里河村志》。隨后建芳宗親又帶領大家游覽了中華鈞瓷文化苑。
鄭州康氏宗親尋根尋親團第二站是參觀康姓發(fā)源地康城。在順店鎮(zhèn),禹州分會副會長康金華和幾位年長的宗親在街口迎接。村委主任、康氏瑞豐有限公司董事長康國俊把大家?guī)У搅怂麄冃陆ǔ傻娜鹭S生態(tài)游樂園,宗親們參觀以后在農家樂餐廳共進午餐。禹州分會副會長康萬生聽說以后,也專門從市里趕了過來。宗親們喝著五糧液、康氏文化酒,吃著當?shù)靥厣霓r家飯,暢談近幾年康氏文化研究會取得的成績,人人比過年還高興。
在康城村,村黨支部書記和村幾位干部,領著尋根尋親團先后參觀了少康城點將臺遺址、宮殿遺址、二城墻遺址,每到一處都要打出橫幅合影留念。
新鄭市龍湖鎮(zhèn)康垛村,位于泰山西北坡,是泰山村的一個自然村。這里曾是鄭州康氏遷始祖從禹州到鄭州遷徙中安扎的村莊,雖然康氏先祖遷往鄭州以后,這里居住的全是喬姓人但幾百年來康垛村的村名一直沒變。大家在村里看到一棵粗大的古槐樹,議論著不管是我們的先祖栽的,或者是喬姓人栽的,但都承載了康垛村的歷史。
通過這次尋根尋親活動,參加活動的每個宗親都非常高興。大家認為,我們親眼看到了中華康姓發(fā)源地,我們知道了我們的根在禹州,我們的先祖是從禹州遷到鄭州的。幾百年來,鄭州康氏人丁興旺,人才輩出。幾年來,通過開展宗親聯(lián)誼活動,我們摸清了鄭州康氏宗親遷徙情況、世系情況,編出了新家譜,續(xù)定了新輩次。我們取得的成績,是參加康氏文化研究會取得的成果,我們做的一切,為康氏文化的發(fā)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