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廣東省康氏文化研究會康氏文化苑捐獻推進工作小組來到吳川市羅山開展宣傳推動工作。
康輝宣會長一行七人,當天下午4時一到達吳川市,就立即來到海濱街道塘尾社區(qū)活動中心,與塘尾社區(qū)書記康上明,理事會理事長康祥榮及理事等宗親進行交談,向他們說明此行的目的和要求。宗親們表示歡迎,并熱情接待。
27日上午,在海濱街道塘尾社區(qū)辦公樓召開宗親座談會。海濱街道塘尾社區(qū)書記康上明,理事會理事長康祥榮,羅山13條康姓村莊村長(村代表)等20多人參加座談會。推進小組成員康登生、康建偉、康有烈、康培、康澤乾參加了座談。會議由康祥榮理事長主持,康輝宣會長講話。會前先播放了康氏文化苑建設近況視頻錄像。
康輝宣會長對吳川宗親的熱情接待和對省會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謝!并向宗親說明廣東認領的康氏文化苑“思源堂”和“康有為紀念館”的情況。康輝宣說,2018年在南海丹灶召開康氏宗親大會,通過了認領捐建“思源堂”和“康有為紀念館”的決定,提出按廣東宗親人口每人捐款100元的要求去組織宣傳發(fā)動,當時不少宗親都踴躍作了認捐?;洊|粵西一些村莊也立即開展了為文化苑建設捐款工作?,F(xiàn)在已籌到260多萬元,但距離捐款數(shù)額還相差很大,我們要繼續(xù)發(fā)動尚未進行過捐款的村莊作出捐獻行動。
康輝宣說廣東是個經(jīng)濟大省,我們康氏宗親有理由完成“一堂一館”的領建任務。吳川是個富??h級市,據(jù)說擁有一億以上資產(chǎn)的老板就有600多位。吳川羅山是康姓最集中、人口最多的地方,有13座康姓村莊,13,000多人,希望吳川宗親團結(jié)起來做出具體行動,每位宗親都能夠為康氏文化苑建設奉獻一份力量。
會上,康紹華顧問主任介紹了康氏文化苑建設和領建情況。他說,康獻堂會長,不僅帶頭認建康叔祠(含南側(cè)的研究會辦公室),還率先開工。幾年來,康獻堂會長寒暑不避,風雨無阻,克服重重困難,為康氏文化苑灑下太多太多的汗水和心血。他還鼓勵自己的五弟康貫堂出資認建衛(wèi)君堂;福建康德成宗親也言出必行,傾力支持認建彰德門(含兩側(cè)的苑區(qū)辦公室)、和集堂,用宏偉的建筑物詮釋自己的至誠敬祖和守信踐諾;康輝宣會長認領捐款138萬元,為廣東宗親作出了榜樣,班子成員也都為文化苑建設進行了捐款,他先后為文化苑共捐款6萬元。其他全國各地宗親都在為康氏文化苑積極奉獻,踴躍捐款。
康紹華說,他對吳川羅山有一種特別的感情,因為他在河南的老家也叫羅山。他曾經(jīng)多次來吳川羅山,與宗親有著深厚的情誼。康紹華說,為文化苑捐獻有名有功有德,我們大家一定要有信心,盡全力完成捐建任務。
康上明書記作總結(jié)發(fā)言。他說,康氏文化苑是我們康姓的大宗祠總祠堂,2021年我們組織了十幾位村長到河南淇縣進行現(xiàn)場參觀,目前工程基本完成,明年初就要開園了,我們要抓緊把捐款籌集起來。他要求各村村長按照原來定下來的目標,首先將人口捐款收集起來。沒有雜姓的村莊可以開會決定拿出一部份資金出來作捐獻。邀請企業(yè)家、老板開個會,向他們說明康氏文化苑建設情況,爭取他們的支持,以完成文化苑捐獻的任務。康上明書記會上當場表態(tài),個人捐出三個月的收入,共13,800元,希望各位村長和宗親都能夠為文化苑建設出力。
最后,各村長(村代表)紛紛表態(tài)發(fā)言,表示同意和支持會議決定。
會后,輝宣會長,紹華顧問主任到東隅村拜訪德高望重的四公康成振,祝他老人家身體健康!推進小組在吳川工作后,向新的旅程出發(fā)。
(供稿:廣東省康氏文化研究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