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人成精品免费视频|欧美日韩午夜一区二区|国产精品第一页在线观看|国产成人综合手机在线播放|大哥的女人中文字幕完整版|日韩一级 片内射中文小说|午夜福利18禁国产无码日韩|精品国产51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欄目導航

聯(lián)系我們

康氏文化研究會

地址:河南省南陽市長江路779號
電話:0377-63117878
郵箱:kswhyjh@126.com
QQ: 2404165663   1465588485 

當前位置:首頁 > 各地訊息

廣東興寧康氏客家的婚嫁習俗

瀏覽: 次 日期:2011-09-17

 

我們廣東興寧康氏客家的婚嫁習俗有自己的特點,和其它地方相比,同中見異。     舊時婚俗有“等郎妹”、“童養(yǎng)媳”、“頓花妹”、“指腹婚”等。“等郎妹”是指結(jié)了婚長期沒生下男孩的人,有錢便再娶,討二奶三奶,直至能生男孩為止;而沒錢的便買個女孩來撫養(yǎng)叫做“等郎妹”。意思是取個好兆頭,等生個男孩。如果真生了男孩,父母便為他們匹配為偶。如此成婚者,大多女大于男,甚至相差很遠,故有“十八嬌嬌三歲郎,晚間共枕尿滿床”的哀怨。 有些做父母的,兒子一生下來,就為其婚事著想,向親朋好友討個女孩撫養(yǎng),待女的長大后成婚,叫“童養(yǎng)媳”。這種婚姻一般是男長女幼,多出現(xiàn)在貧困人家。這種由父母包辦的婚姻,很少有和諧的感情。 “頓花妹”是指結(jié)了婚就急于生育的人,先抱養(yǎng)人家的女孩,若日后自己生下男孩,可讓人成婚也可不成婚;若無生育或只生女孩,所抱養(yǎng)之女作自己女孩看待。 “指腹婚”是指兩家婦女懷孕時,互相約定,只要所生嬰孩性別不同,長大便成親。 婚姻是大事,講嫁娶“六禮”,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此類婚俗反映了客家人對人丁繁衍興旺的期望。新中國成立后,此俗雖已破除,但由于客家歷來對婚姻大事高度重視,在迎親嫁娶上仍有一套追求美好、講究吉祥的習俗。今天的婚嫁習俗,主要保留以下禮儀。 打扮新娘。新娘出嫁前,要請“扮娘”打扮。所請扮娘一定要“四片全”(即有子、有孫、丈夫健在,且在村中有名望)。打扮新娘要梳3次頭,每梳一次都說一句吉祥的話:一梳梳到頭,二梳福祿壽,三梳子孫滿堂。接著便為新娘穿衣、褲和鞋。 打米篩花。新娘在“上轎”前要請有聲望的叔公打米篩花,說 “四句”吉祥話。其儀式是,在祖公廳里放一“摸欄”(似匾狀但比匾大的竹編織具),當中放一方凳,其外置一籮筐。選好時辰后,伴娘便扶新娘先坐一下籮筐,后端坐方凳上,并說吉祥語,如“坐籮又坐凳,身家大過興寧縣”。打米篩花者雙手執(zhí)米篩置于新娘頭頂,作篩米狀,說四句吉祥的話,意為把吉祥、美好篩在新娘身上。 上轎。打米篩花以后,家人、親戚都要送紅包給新娘,謂之“上轎錢”。父母還送一個提包給出嫁的女兒,包里裝有蓮子、棗子、早稻粒、長命草、糖丸、蔥、蒜等象征美好的東西。之后,新娘悄悄上轎(一般不放鞭炮,認為嫁女是蝕本的事,不值得大張旗鼓。這種觀念現(xiàn)有所改變,但風俗猶存)。 拉月(拉,意為查巡探望)。新娘出嫁,娘家要組織送親隊到男家去。送親隊由7人組成,其中必須有媒人和男童參與,其他則是嬸、嫂、婆等婦女(寡婦不能參與)。送親隊要送嫁妝,嫁妝中必配燈盞(燈同?。?、銅壺(帶嘴,象征男孩)、糕餅、方鏡、甘蔗、柏枝、長命草,以及9個雞蛋,每個雞蛋上各寫一個紅字,組成“百子千孫,長命富貴好”。 迎親。新娘“上轎”后,由男方家的一名已婚男子引路“入門”。至新郎家時,門前燃放喜炮,用稻草、“桃符”燃起火堆,由“伴婦”接新娘“下轎”,并跨過火堆,進入祖公堂向祖宗行禮。有些地方,新娘在跨火堆后便把一些花生、糖果、棗子、蓮子、硬幣撒在地上,讓小孩竟相搶拾,意為五福盈門。 鬧洞房。風趣而不失禮。親朋好友或兄弟叔侄、妯娌姐妹與新婚夫妻逗笑取樂。雖是戲謔,但不失禮節(jié);雖是逗樂,但寓意深刻。 隨著文明新風的推行,婚事新辦的日益增多,男到女家落戶、集體婚禮、旅行結(jié)婚的新風尚也日益被人們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