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陽縣居住著不少康姓人,而且有一支是從鄧州市都司康營遷往襄陽龍王鄉(xiāng)康灣的,同姓同源,血脈相連。 鄧州都司康營惠靖之孫陽罡,固堯家生活艱難,和懷孕的妻子一起奔赴襄陽方向找新的出路。來到石橋東八里處,給當?shù)馗粦糇鲩L工,在磨道里生下第三個兒子,稱磨道康,在此地定居下來后,發(fā)展成為一個大家庭。一百年后,陽罡的后人重回康營拜祖,立碑記載了鄧州,襄陽兩地的支系輩份。 上戶康家營(鄧州市都司鎮(zhèn)小河灣 村康營)的字輩是: 景起忠涵洪,從玉新士振,建光定太平,榮慶克化廳。 下戶康灣(襄陽市龍王鎮(zhèn)劉李灣村康灣)的字輩是: 云文亭富民,有志國安家,長元秀生曰,朝尚秉易興。 民懷淡陽盈,德順如連立,分別是上下戶前五輩和后五輩的字輩。 這通石碑是道光十八年(1838年)立的。如今成了辨別族源支系的證據(jù)。 從康灣分出的支系有: 1、 西頂武當山康三富一支。 2、 十堰西三十公里康灣。 3、 臺灣有一支。 4、 甘肅省環(huán)縣現(xiàn)有150多名族人。 5、 云南臨滄地區(qū)。 6、 湖北老河口市及歐廟康灣村。 望襄陽的康氏族人盡快行動起來,互相取得聯(lián)絡,以振襄陽康氏大家庭早日團圓。 (據(jù)襄樊康定山來信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