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康氏族人分布情況新狀 康立生 我族由湖廣麻城孝感入蜀,我族入川地名金堂縣康家渡。現(xiàn)地名,成都市青白江區(qū)祥福鎮(zhèn)甘泉村。我族一代:南八,二代:發(fā)昭,三代:和仲,四代:桂發(fā),五代:季一。我祖(守權(quán)公)乃南八公13世孫。由于入川年代已久不清楚,從碑文上的年代推算大致入川至今350年。也不知其父親(康廷孝,其父兄康廷思)去向,也不知入蜀沒有? 守權(quán)公:生四子,長房:康仕彥,二房:康仕周,三房:康仕俊,四房:康仕英, 守權(quán)公后人各房族人分布情況如下: 長房:由祥福鎮(zhèn)甘泉村,遷入新都區(qū)石板灘鎮(zhèn)。 二房:由祥福鎮(zhèn)甘泉村,遷入祥福鎮(zhèn)上元村7隊。 三房:由祥福鎮(zhèn)甘泉村,遷入祥福鎮(zhèn)馬坪村。其余遷入青白江區(qū)華嚴鄉(xiāng)。 四房:由祥福鎮(zhèn)甘泉村,遷入祥福鎮(zhèn)上元村6隊。其余再從新譜中的(安)字輩,遷入金堂縣鹽井。現(xiàn)四房中一大部分族人居住金堂縣鹽井地區(qū)。如今:其余居住在成都市周邊地區(qū)。 由于我族入川祖“守權(quán)公”(“宣武大夫”是名“武將”)沒重視家族事務(wù),沒有家譜,所以從第四代以后就出現(xiàn)了同是一代人各房字派不同,字派混亂現(xiàn)象。 清朝時期,祖籍派人從麻城孝感送來了一本族譜,我族根據(jù)族譜的內(nèi)容才知道:守權(quán)公的父親是康廷孝。再根據(jù)族譜把我們的字輩和族譜上的對應(yīng)。在老譜的“綱”字輩上統(tǒng)一用新譜的“立”字輩把我族字輩統(tǒng)一。 我們現(xiàn)在按老譜從“代”字輩排到“欽”字輩。從南八公21世孫至27世孫。現(xiàn)有七代人同堂。 下面把我新老族譜字輩對比如下:
老譜 | 新譜 | ||||||
廷 | 長房:康廷思 不知入蜀沒有 | 二房:康廷孝 不知去向,下落不明,也不知入蜀沒有 | |||||
顯 | 新譜從我族入川祖,川祖對應(yīng)老譜“顯”字輩以上與湖南省新化縣康氏六修譜字輩完全一致 | ||||||
守權(quán)公:應(yīng)為“顯”字輩。 名字不詳 | |||||||
正 | 長房 | 二房 | 三房 | 四房 | |||
仕 | 仕 | 仕 | 仕 | ||||
世 | 應(yīng) | 應(yīng) | 應(yīng) | 應(yīng) | |||
仁 | 景 | 景 | 景 | 景 | |||
興 | 濟 | 柱 | 柱 | 柱 | |||
光 | 樹 | 安 | 候,永 | 安 | |||
明 | 炳 | 元 | 文,元 | 元 | |||
歷 | 培 | 佰 | 維,自 | 佰 | |||
代 | 銓 | 發(fā) | 光,長 | 發(fā) | |||
朝 | 汝 | 天 | 基,國 | 昌 | |||
綱 | 光緒25年我族修譜:用“立”字輩。把我族字輩統(tǒng)一輩為“立”字輩 | ||||||
紀 | 志 | ||||||
忠 | 存 | ||||||
厚 | 忠 | ||||||
欽 | 孝 | ||||||
承 | 誠 2010年經(jīng)多次祭祖大會討論決定(誠 心 積 善 家)廢除。 改用(承 兆 鳳 麟)紅色字體字輩廢除。用黑色字輩。此輩為“承”字輩。 | ||||||
兆 | 心 兆 | ||||||
鳳 | 積 鳳 | ||||||
麟 | 善 麟 | ||||||
壽 | 家 壽 | ||||||
安 | 光 安 | ||||||
賜錫 | 宗 錫 | ||||||
慶 | 先 慶 | ||||||
敦登 | 禮 登 | ||||||
洪鴻 | 義 鴻 | ||||||
緒敘 | 世 敘 | ||||||
佐 | 代 佐 | ||||||
運 | 保 運 | ||||||
和 | 榮 和 | ||||||
先宣 | 華 宣 | ||||||
啟 | 啟 | ||||||
俊 | 俊 | ||||||
英 | 英 | ||||||
盛 | 盛 | ||||||
會 | 會 | ||||||
榮 | 榮 | ||||||
昌 | 昌 | ||||||
襄 | 襄 | ||||||
上尚 | 尚 | ||||||
益 | 益 | ||||||
簡 | 簡 | ||||||
修 | 修 | ||||||
純 | 純 | ||||||
萃粹 | 粹 | ||||||
家殿 | 殿 | ||||||
嘉 | 嘉 | ||||||
基 | 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