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汀州康氏族譜》記載,汀州康姓系明朝洪武初期,從江西泰和五十六都和原江南省鳳陽府盱眙縣積鄉(xiāng)(現(xiàn)屬江蘇省)遷徙而來,始遷祖康邦太公為候銓外翰鄉(xiāng)進士,調(diào)任汀州,卜居汀州府登俊坊。自明代洪武初蒞汀,至今已六百多年,康氏祖先精英輩出,文武忠烈,崇文重教,書香不息,賢才眾多,子孫生息繁衍,后裔遍及汀州府城關(guān)、大同東埔、李嶺、館前、涂坊、上杭縣南陽鄉(xiāng)、連城廟前,以及南平延平區(qū)、建甌、廣東興寧等地,遷至臺灣、香港、澳門的族親亦不少,還有僑居美國、加拿大、新西蘭等國的。每遷居一地,皆為名門望族,文風(fēng)鼎盛,族人興旺發(fā)達,人才輩出。
汀州康氏始祖世系:1、城關(guān)、館前、李嶺共祖世系:入汀一世祖康邦(字均保、號湖亭);二世祖康文德(字商化、號岐山,鄉(xiāng)欽介賓邑庠生);三世祖康雪園(未娶無后)、康蕙園(恩賜義官,移居距汀城五十里處館前鄉(xiāng)開基)、康蘭園(邑增生,公為明優(yōu)增生,誥封奉直大夫);四世祖康俊、康杰、康仁(蕙園子),康穩(wěn)(蘭園子,初封登仕郎吏部司務(wù),加贈奉直大夫,兵部職方司員外郎);五世祖康顯(康俊子),康泰(康杰子,任廣西柳州府洛容縣巡宰),康世楨(早卒),康世祥(早卒),康世英(遷至汀州城外七里處李嶺村發(fā)跡),康憲(字章甫、號半川,明嘉靖庚子科第78名舉人,初任禮部事務(wù),先擢升兵部職方司員外郎,再以督補皇城務(wù)任之務(wù),任滿擢江西按察司僉事)。
2、大同鎮(zhèn)陂角、上杭縣南陽鄉(xiāng)始祖世系:始世祖康泰(明武威將軍,出守汀州軍門,原任湖廣武昌衛(wèi)校尉百戶,原居江南省鳳陽府盱眙縣積鄉(xiāng));一世祖康文(字商伯、號京山,誥贈都校尉,遷居在汀城東門立業(yè),后移居汀東陂角稱國文公,明昭信校尉汀州衛(wèi)中所百戶);二世祖康聚成(世襲汀州衛(wèi)中所百戶鎮(zhèn)職爵祿)、康茂丹(早卒無后)、康永成(移居平原南陽鄉(xiāng)以耕種為業(yè));三世祖康安(聚成子,承襲汀州衛(wèi)中所百戶鎮(zhèn)職爵祿),康瑄(平原建有宗祠)、康積瑄(移居廣東興寧市新陂鎮(zhèn)華新村,無嗣)。
汀州康氏崇宗敬祖,重視宗祠建設(shè),遷居汀州后,始建家廟于郡城外新豐坊上六蓬(現(xiàn)汀江巷),每遷居一地,都建有宗祠。如:京兆堂康氏祠堂、瑜珍公祠堂、陂角康氏三大房宗祠、陂角二房康氏宗祠、南陽康氏宗祠等。另外,康氏族人還把祖先墳塋重修一新,樹碑立傳,以便后世祭祖拜祖。
字輩,從前汀州康氏輩分總以單名雙字、雙名單字排名諱,此種取名之法一大弊端是分不清代數(shù),容易混淆,在稱謂上極易混亂。為了統(tǒng)一輩分,2011年修譜時新增字輩30個,以后子孫后代以此輩分取名,即:鴻運啟世紀,佳德永昌盛,通賢興駿業(yè),禎瑞添仕達,偉志必榮貴,祥光耀華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