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慶城口縣高燕支系族人字派
墓碑記載:祖籍湖北青雞場,湖廣填川,祖先到陜西省漢中市西鄉(xiāng)黃家壩生活數(shù)年,后康爾公帶著妻小、兄弟康爾相,由黃家壩遷到四川綏定府、次由綏定遷到城口高燕鐵成壩。墓碑記載字派:
爾 永 榮 儒 占 文 再 發(fā) 禎 祥 玖 周 銘 其 倫
國 興 大 有 昌 光 鴻 景 茂 林 歷 代 動 春 成。
2、重慶城口縣高望、雙河支系族人字派,與四川萬源白沙同支系。墓碑記載字派:
芳 永 九 明 文 單 思 大 興 萬 代 進(jìn) 朝 庭
有 德 傳 百 世 福 祿 四 時 新。
3、重慶城口縣小河口支系族人,祖籍來于達(dá)州,譜書因文革損失。字派是湖廣填川后議的新字派。
希 光 宏 振 達(dá) 仁 義 禮 智 信
言 諄 福 利 興 萬 壽 永 長 春。
4、重慶城口縣中溪支系族人,祖輩口傳,從萬源水古壩遷到城口縣中河。湖廣填川后議的新字派。
運(yùn) 志 正 興 云 發(fā) 吉 祥 乾 榜 實 全 禮 義 連
慈 孝 第 忠 信 福 其 堅 明 月 遠(yuǎn) 松 柏 常 青。
5、重慶云陽、巫山、巫溪、開縣同支系族人字派,
德 以 永 思 仲 伯 汝 丹 時 廷 興 定 國 朝 正
萬 代 景 增 榮 仁 文 昭 炳 蔚 綱 紀(jì) 樹 家 禎
貽 訓(xùn) 欽 承 久 胤 嗣 佑 啟 宏。
6、重慶開縣支系族人字派
來 人 連 文 永 大 世 朝 庭 云 盛 策 洪 忠 運(yùn)
光 華 壽 志 生 興 宇 富 芝 元 有 能 德 智 英。
7、重慶云陽、開縣、城口同支系族人,原籍湖南常德武陵縣后河苦朱度,小地名龍港、風(fēng)度。先祖康起龍傳康之文,三代單傳,第四代后人四個,康方青、康方龍、康方鳳、康方頂。湖廣填川,四兄弟遷到重慶云陽養(yǎng)錄溪平安,老四方頂回了湖南常德武陵。
起 之 世 方 仲 承 宏 茂 盛 興 天 開 文 運(yùn) 廣
地 照 福 原 爭 正 大 光 明 記 云 昌 永 遠(yuǎn) 登
自 祥 高 萬 丈 立 得 乃 長 春。
8、重慶開縣支系族人,祖籍來于何地,無譜書和墓碑記載,先輩口傳字派:
澤 應(yīng) 之 為 希 光 紅 永 安 明
美 良 有 久 德 定 華 世 君 臣。
開縣這支系族人,沒有譜書和墓碑文字記載,根據(jù)字派推測,有可能來湖南境內(nèi)。湖南常德漢壽縣有一支系,友四兄弟,友仁.友志.友亮.友文。仁;在湖南石門縣。友志;遷湖北監(jiān)利。友亮;在湖南桃源,在桃源族譜中有提到遷往四川,廣西的。友文;遷湖南衡山。友亮公這支有外遷湖南慈利縣,漢壽縣,長沙市縣和沅陵縣,辰溪等縣市。以及湖北,山東,四川,重慶,福建等省市。字派是:
友 德 錦 章 道 添 泰 文 正 萬 澤 應(yīng) 之 維 希,
光 開 丕 緒 長 存 心 紹 上 哲 樹 志 繼 先 賢。
介 錫 汝 佳 士 學(xué) 修 詔 乃 傳 秉 筆 思 遺 訓(xùn),
操 持 在 厥 躬 根 深 方 葉 茂 培 植 定 昌 隆。
自貢有一支系字派是:
萬 正, 澤 運(yùn) 之 維 希 光 宏 丕 緒 紹 ,先 基 元 亨 利。
(重慶市康氏文化研究會籌備會供稿,由康代清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