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春鳳山康氏西山祠堂座落于永春縣玉版鄉(xiāng)(現(xiàn)坑仔口鎮(zhèn))玉西村西南方的雄獅山麓,故稱“西山堂”。
西山堂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間,至今已300年歷史。該祠堂為明代皇宮式建筑風格,有前、中、后三廳及左右護厝等結構,總面積1800多平方米。
西山堂奠基祖文吉公,諱名王蒲,字邦賢。入永始祖孟聰公第九代裔孫,排行老三,生于康熙十年(公元1671)辛亥年。是康熙三十七年(1698)戊寅年泉州府貢生,康熙五十三年(1714)晉為明經(jīng)進士。傳有四個兒子,即奎社、毅軒、衡社和琳社四公。
二兒子毅軒公是一名風水學者,他年少時往江西贛州拜師學藝多年,出師回永后,親自從遠至西北方的天湖山往西南方向進行沿途尋龍?zhí)矫}到此,發(fā)現(xiàn)這里像一頭“醒獅吼日”之狀,氣勢磅礴,是一穴風水寶地。因此,父子兄弟決定在這里定居,興建這座祠堂。
如今,文吉公后裔枝繁葉茂,人丁興旺,共有3000多人口,最小的是22代“與”字輩。平均每年約純增10人。且賢才輩出,居黨政軍界者有副處級和團級干部,文教藝術界有大學教授,科學家,留學生,研究生及美術書畫家等層出不窮。是永春康氏中較為突出的一個支派。
西山堂歷盡三千寒暑,已顯破舊之容。最近,廣大族人為弘傳統(tǒng)文化,報先祖恩德。正在籌集資金,將對西山祠堂進行修葺,使其舊貌變新顏。
永春康氏西山祠堂外貌 2014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