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查證,目前所知最早活動于河南的康氏人是康巨、康孟祥二人與釋曇諦家族。這些人大約在東漢靈帝時期來華??稻?,譯出《問地獄事經(jīng)》一卷;康孟祥譯出《梵綱經(jīng)》一卷,《太子本起瑞應(yīng)經(jīng)》二卷,《四諦經(jīng)》等經(jīng)六部。釋曇諦,漢靈帝時移居中原。漢獻(xiàn)帝末遷往江浙一代。其父康肜曾經(jīng)擔(dān)任過冀州別駕的官職。
魏晉時,康僧鎧,來到洛陽,譯出《郁伽長者》等四部經(jīng)。此外還有康敦家族。據(jù)《康敦墓志》稱:夫人諱敦,其先康居國人也。晉太始年中奉表獻(xiàn)真珠寶物,因留子孫,遂為河南洛陽人焉。 北朝時期,留居河南的有康威家族、康婆家族、康楨家族、康留買家族、康老師家族等等。如《康威墓志》稱:君諱威,魏道武歷通五運,爪牙同湊,遷興大豫,今為河南人焉?!犊灯拍怪尽贩Q:君諱婆,本康國王之裔也。高祖羅,以魏孝文世,舉國內(nèi)附,朝于洛陽,因而家焉,故為洛陽人也。祖陀,齊相府常侍。父和,隋定州薩寶。《康楨墓志》云:君諱楨,河南鞏縣人也。原夫吹律命系,建旌西魏。祖安,翼贊周朝;父陀,匡輔隋室?!犊盗糍I墓志》:公諱留買,本即西州之茂族,后因錫命,遂為河南人焉。出土于河南孟津縣的《康老師墓志》稱:君諱老師,其先康國人也。曾祖寶,康國王之第九子也。周游擊將軍,以西諸國首領(lǐng)。祖和,周明威將軍。父祗,隋鷹揚郎將。 隋末唐初,突厥歸降唐朝,一部分被安置在今寧夏一帶,有“六胡州”之稱。唐玄宗時,六胡州人康待賓帥眾反抗唐朝,史稱有眾七萬進(jìn)逼夏州。后被鎮(zhèn)壓。不久,康待賓部將康愿子再度起兵抗唐,自稱可汗。但不久即被唐政府打敗。為了緩和雙方矛盾,唐政府開始大批“徙河曲六州殘胡五萬余口于許、汝、唐、鄧、仙、豫等州。”上面的許州大約就是今許昌一帶,汝州也是如此。唐州大約在今泌陽、方城、慈丘一帶。鄧州大約在今河南內(nèi)鄉(xiāng)、南陽、鄧州一帶。仙州大約在今葉縣一帶。豫州大約在今河南汝陽、汝南一帶。 這些遷居河南的康氏(康居人),成為漢末至唐中期河南康氏的最初聚居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