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人成精品免费视频|欧美日韩午夜一区二区|国产精品第一页在线观看|国产成人综合手机在线播放|大哥的女人中文字幕完整版|日韩一级 片内射中文小说|午夜福利18禁国产无码日韩|精品国产51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欄目導(dǎo)航

聯(lián)系我們

康氏文化研究會

地址:河南省南陽市長江路779號
電話:0377-63117878
郵箱:kswhyjh@126.com
QQ: 2404165663   1465588485 

當前位置:首頁 > 譜系大觀

康氏文化研究會現(xiàn)存河北省康氏族譜支系情況概述

瀏覽: 次 日期:2017-07-31

       康氏文化研究會現(xiàn)存河北省康氏族譜五本:《河北滄州康氏族譜》、《河北獻縣康氏族譜》、《河北清河縣康氏族譜》、《河北靈壽縣康氏族譜》和《河北行唐康氏族譜》。我們對這些族譜進行了認真閱讀和重要信息摘錄,現(xiàn)把基本情況歸納如下:

《河北滄州康氏族譜》云:“清直隸天津府滄州康氏家族歷明至清傳世已久,恐其失傳也,故欲敘厥譜焉,原屬河間府,自雍正九年改天津衛(wèi)為天津府管,且余祖生自山東武定府惠民縣省屯莊,分遷康家鋪,自永樂二年從康家鋪遷居占土,于此四百余年,世以耕讀為業(yè),毫無妄為,凡山東來居滄邑者三,始祖文晉占中康家莊,文明占南康家莊,文治占北康家莊。”這支康氏祖籍山東武定,自明永樂二年徙居滄邑,遷滄始祖為文晉公。

《河北獻縣康氏族譜》云:“我康氏自十四世祖國瑞公從原址涿州遷居獻縣北洋村至今已有360年(1647——2008),現(xiàn)在人口已達至五六百人,可為繁衍旺盛。”這支康氏原籍河北涿州,清順治二年徙居獻縣北洋村,遷獻始祖為國瑞公。

《河北清河縣康氏族譜》云:“現(xiàn)居住在清河縣的康氏始祖——康成是在明朝永樂年間從山西省洪洞縣大槐樹老鴰窩底下遷入清河縣——峨二莊,距今大約有六百多年的歷史。”這支康氏屬山西洪洞移民,明永樂間遷入河北清河,遷始祖為康成。

以上三支康氏支族祖籍不同,徙遷始祖不同。滄州和清河康氏遷入現(xiàn)居住地的時間都是明永樂年間,而獻縣的這支康氏徙遷時間則在清順治二年。

河北省現(xiàn)有譜記所述的另外兩支康氏支系是河北靈壽和河北行唐康氏?!逗颖膘`壽縣族譜》載:“……我靈壽西關(guān)康氏其先代世系遷徙莫知其祥,大元時原系忽凍村柏樹墳康家也,元末遭紅巾之亂,有一祖母罔知姓氏,攜五子入白云洞避難,賊用火熏之,祖母以苧絲衣掩五子口鼻俱得生活,長名友才,次名友能,三名友臣,四名友誠,五名友涼。其友才、友能、友臣三人世居忽凍村至今,忽凍三支之子孫俱在,友誠徙居行唐縣曲河村,其子孫眾多,今亦稱巨族也矣。獨友諒一人際大明啟運遷居西關(guān),積德育善為時所稱。”靈壽縣康氏族譜中所記兄弟五人,友諒公為靈壽西關(guān)始遷祖?!逗颖毙刑瓶凳献遄V》載:“行唐康氏始遷祖——康誠,又名康友誠,系靈壽縣忽凍村人,其先代世祖已無考。誠祖,行四,兄弟五人。長兄康友才,次兄康友龍,三兄康友臣世居忽凍村,其五弟康友諒移居靈壽縣西關(guān)村。誠祖約于元末明初(1366——1370年)徙居行唐縣北曲河(今北橋村),至今已有640多年。”從靈壽、行唐兩譜可知,行唐康氏原是靈壽忽凍村康氏五兄弟中的老四友誠公派出,誠公徙行唐的時間當也在大元年間。靈壽、行唐兩支康氏原來同出一脈。只是在靈壽譜中“忽凍“五兄弟老二名“友能”,而在行唐譜中“忽凍”五兄弟中的老二卻寫成了“友龍”,這大概是諧音所造成的筆誤吧。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行唐康氏族譜為了傳承地方康氏歷史,激勵后人,光宗耀祖,他們把自古至今的康氏名人進行了分類整理,光是參加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革命前輩就列舉了近60名,為后人留下了光輝的印記,足見這個具有革命傳統(tǒng)的革命老區(qū)的康家人為新中國的建立所作出的巨大貢獻。

我們希望河北省有更多的康氏家譜送達中華康氏文化研究會,以便我們組織人力作更為全面的整理與研究,從中理出河北省康氏支系分布、遷徙發(fā)展的更詳細、更準確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