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之子,定為繼位者稱太子,始見于周武王?!渡袝髠鳌罚?ldquo;唯四月太子發(fā)上祭于畢,下至于盟津之上,乃告于司馬、司徒、司空。”或?qū)懽鞔笞印!蹲髠?middot;僖公十年》:“晉侯改葬共大子。”《釋文》:“大,音泰。”周代天子及諸侯之嫡子或稱太子或稱世子,區(qū)分不甚嚴格。《初學記》卷十引《白虎通》:“何以知天子之子稱世子?《春秋傳》曰王世子會于首止是也。何以知天子之子稱太子?《尚書》曰太子發(fā)升于舟是也?;蛟浦T侯之子稱世子,則《春秋傳》云晉有太子申生,鄭有太子華,齊有太子光。由是觀之,周制太子世子亦不定也。”至漢代皇帝繼位之子稱皇太子,諸王繼位之子則稱太子,以后各代相沿?!妒挛锛o原·帝王后妃部》:“漢天子號皇帝,故其嫡稱皇太子,《漢書·高祖紀》五年二月甲午,漢王即皇帝位,尊太子曰皇太子,此其始也。”金元時,天子庶子亦稱太子,如金兀術稱四太子。明以后,皇帝嫡子稱皇太子,親王嫡子稱世子,郡王嫡子稱長子。清雍正時立秘密建儲之制。此后皇太子這一名稱實際上就不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