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簡稱穗,別稱五羊仙城、羊城、穗城、穗垣、花城等,古稱任囂城、楚庭、番禺或南海,舊稱省城,廣東省省會,副省級城市,地處廣東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北緣,是中國的南大門,中國國家中心城市,國際大都市,國家三大綜合性門戶城市之一,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國家的經濟、金融、貿易、航運和會展中心,中國南方的政治、軍事、文化、科教中心,國家綜合交通樞紐,社會經濟文化輻射力直指東南亞。
廣州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國務院公布的全國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歷史最悠久的對外通商口岸,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有“千年商都”之稱。
廣州是嶺南文化的代表、廣府文化的興盛之地。作為中國對外貿易的窗口,廣州外國人士眾多,被稱為“第三世界首都”,是全國華僑最多的大城市,與北京、上海并稱“北上廣”。
行政區(qū)劃
市轄區(qū) |
|
縣級市 |
|
廣州塔、海心沙、五羊石像、黃埔軍校、中山紀念堂、鎮(zhèn)海樓、白天鵝、海珠橋、珠江、中信廣場、天河城、琶洲國際會展中心、廣州雙子塔(廣州西塔、廣州東塔(在建))、白云山、廣東省博物館新館、珠江新城、陳家祠。2012年中國城市摩天大樓總量廣州44座,排名全國第四(僅次于香港、上海、深圳)。
從秦朝開始,廣州二千多年來一直都是華南地區(qū)的政治、經濟與文化的中心,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行政中心。226年,孫權將交州分為交州和廣州,“廣州”由此得名。古代廣州曾是三朝十主的古都,宋代廣州就有八大“衛(wèi)星城”,清朝設十三行,沒有十三行,就沒有廣州“千年商都”的美稱。中山四路一帶先后發(fā)現了秦漢造船遺址和南越國宮署遺址,其中南越國宮署遺址兩次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南越國宮署遺址、南越王墓、南越國水閘遺址等三處南越國史跡正聯合申報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象崗南越王趙眜(趙佗之孫,第二代南越王)墓和中山四路南越國宮署遺址出土的大量文物、藥洲、荔枝灣、流花橋、越秀公園內的紹武君臣冢都是這段歷史的見證。
古代
始建于公元前214年,是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最早建城時的名字叫任囂城。商代時廣州地區(qū)稱為“南越”,周代時又有稱為“百粵”、 “揚粵”“南海”,這里的“百越”,《史記》中稱“南越”,《漢書》稱“南粵”,和長江中游的楚國人已有來往,建有“楚庭”,這是廣州最早的名稱,現越秀山上有清代建的一座石牌坊,坊上書寫“古之楚庭”,不少史籍將“楚庭”視為廣州的雛型,是廣州最早的稱謂,距今已有2847年。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平南越后, 秦始皇征服嶺南后,設三郡,在廣州地區(qū)設南???,南海郡治和番禺縣治即今廣州市越秀區(qū),南??の?a href="http://m.farwaystudio.com/upload/files/2021/6/32f890e2f95bea51.htm">任囂在番山、禺山上(今中山四路倉邊路附近)修筑番禺城(史稱任囂城),這是廣州設立行政區(qū)和建城的開始。秦漢時南??ば姓茌牱秶敝劣^坪石,東至福建的漳浦附近,西至湛江,面積約14萬平方公里[10]。秦末大亂,前204年,南??の?a href="http://m.farwaystudio.com/upload/files/2021/6/9509fcdc691220e9.htm">趙佗兼并了桂林郡和象郡,據有嶺南(今廣東、廣西大部、越南北部),建立了疆土“東西萬余里”的南越國,定都番禺(今廣州),是為今嶺南地區(qū)第一次建都城,前113年,南越國丞相呂嘉叛亂,立趙建德為南越王,并聯絡東越(今福建境內)發(fā)兵反漢。次年,漢武帝調集大軍10萬分兵數路進軍南越國。
公元217年,交州刺史步騭將州治遷回番禺,擴大城池,后稱為步騭城。元封五年改屬交州,州治為廣信(今廣東封開)。226年,孫權將交州分為交州和廣州,“廣州”由此得名。晉代 廣州仍稱南???,為州治所在,唐代廣州稱為廣州都督府,—是嶺南道的道治與都督府治所在地;廣州都督府行政界線南至寶安、中山,北至清遠, 西至四會;懷集,面積約4.2萬平方公里。917年,劉龑建立南漢國,定都興王府(廣州)。后梁貞明三年(917),清海、靖海兩軍節(jié)度使劉巖立國,國都廣州。國號初名大越,年號乾亨,次年改國號為漢,并在廣州地區(qū)設置咸寧、??刀h, 以模仿帝都長安,史稱南漢。
1680年,南明紹武帝朱聿謫在廣州建都;直到1921年成立市政廳,特指廣州這座城市。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政府實行“一口通商”,廣州成為唯一的對外通商口岸,外國商人來華交易,都要找指定的行商作為貿易的代理,這些指定的行商所開設的對外貿易行店,就是“十三行”。
近代
1842年,鴉片戰(zhàn)爭中清政府戰(zhàn)敗,被迫簽訂《中英南京條約》開通廣州為港口。1860年8月,簽訂了《中英北京條約》。
廣州是中國近現代革命的策源地。1911年爆發(fā)的廣州“三·二九”起義,打響了辛亥革命第一槍,拉開了辛亥革命的序幕。19世紀末,辛亥革命元老中國現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淵、丘逢甲等沖破頑固守舊勢力的禁錮,積極創(chuàng)辦和推廣新式學堂。不僅培育了一大批思想進步銳意創(chuàng)新的社會精英,而且還催生了“折衷中西,融匯古今”的嶺南畫派,給嶺南文化注入了勃勃生機,為辛亥革命積蓄了巨大能量。
武昌起義后,廣州的新軍也準備反正,17日,廣東軍政府正式宣布成立,1917年孫中山發(fā)動了“護法運動”,11月10日孫中山成立了中華民國軍政府。孫中山被選為海陸軍大元帥,這是孫中山第一次在廣州建立的政權。1918年成立廣州市政治公所,廣州開始以省會設市。1921年2月,廣東省議會通過《廣州市暫行條例》,并于同年2月15日公布施行,廣州市政廳正式成立,并由孫科任首任廣州市市長,廣州市乃成為全中國第一個“市”。1923年,孫中山聯合多方力量,驅逐陳炯明叛軍,再次回到廣州,重建大元帥府,第三次在廣州建立革命政權。1925年6月24日,國民黨中央議決改組大元帥府,1925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在廣州成立,7月改廣州市政廳為廣州市政府。1931年,黨內胡派、汪派、桂系、孫科等在廣州召開“國民黨中央執(zhí)監(jiān)委非常會議”,彷照孫文護法戰(zhàn)爭時的做法,在廣州另立政府,廣州“國民政府”在1931年5月28日成立。1938年10月21日,日本侵略軍占領廣州,開始了長達7年的淪陷時期。 1945年9月16日,廣州宣告光復。民國時期時期是八個特別市之一(南京、上海、北平、天津、青島、漢口、重慶、廣州),1948年《中華民國憲法》公布后,又改稱直轄市。1949年,解放軍解放南京后,南京國民政府南遷廣州,李宗仁將其總統府設在華南師范大學內。
現代
1949年10月14日解放廣州,解放后撤銷特別市。一度為中央直轄市。1950年改為中南軍政委員會領導,1954年劃歸廣東省領導,為省轄市。 1983年2月,廣州實行計劃單列。1988年1月7日,把龍門縣劃歸惠州市管轄,新豐縣劃歸韶關市管。1992年5月,番禺縣、花縣、增城縣、從化縣撤縣改市(縣級),由廣州市代管。2000年6月,番禺市和花都市撤市改區(qū),2005年4月,撤銷東山區(qū)、芳村區(qū),設立南沙區(qū)和蘿崗區(qū)。
其他
三城合一
趙佗建立南越國,定都番禺城長十里,俗稱“越城”或“趙佗城”,其位置約在今東至芳草街附近,西到華寧里,南到西湖路,北到越華路一帶,到了唐代,廣州已經發(fā)展成為海上絲綢之路上地位顯赫的商港,唐代廣州已形成牙城、子城和羅城的“三重”格局。南漢又將興王府廣州城規(guī)劃為宮城、皇城和郭城。宋代是廣州城市的重要時期,1068年在子城東擴筑東城,五年后為保護新興西部商業(yè)區(qū)和外商聚居地,又擴筑了西城,形成了三城格局。1380年永嘉侯朱亮祖修建廣州城,合宋元三城為一城,此后又進一步擴大市區(qū),對舊城進行了改造,并向北部和東部擴展,加筑外城,使廣州城形成東至今越秀路、北抵越秀山、西至今人民路,南至今一德路、萬福路一線,周長10.5公里。到清代又增修東、西兩翼城,向南拓至珠江邊,形成了廣州今天老城區(qū)的格局。后因擴展公路廣州城墻拆除。
五羊傳說
廣州又稱“五羊城”、“穗城”,傳說周朝時廣州連年災荒,民不聊生。一天南海上空飄來五朵彩色祥云,上有騎著仙羊的五位仙人,仙羊口中銜著五色稻穗。仙人把稻穗賜予百姓,并祝福此地永無饑荒。仙人離去后,五只仙羊因為依戀人間而留了下來,保佑當地風調雨順。百姓為感謝五位仙人,在他們留守的地方修建了一座“五仙觀”,觀中有五仙的塑像,伴以五羊石像。越秀公園內有“五羊雕塑”,此傳說已經被2010年廣州亞運會的吉祥物所應用。
廣州十八城門
廣州城門歷史可追溯至秦漢時期,宋代的“宋三城”分布著16個城門。明代舊城北面是大北門和小北門,南面城門從東至西,共有四個門:定海門、文明門、正南門和歸德門,此外,隨著珠江北岸繼續(xù)南移,再建有8座城門:永安、小南、永清、五仙、靖海、油欄、竹欄、太平,后因擴展公路被拆除。
“未有羊城,先有光孝”
廣州民諺曰:“未有羊城,先有光孝”。不是真的就指光孝寺的歷史比廣州城還要悠久,而是強調光孝寺的厚重歷史和崇高地位。光孝寺被譽為嶺南第一名剎。
洋務運動與廣州
廣東開始洋務運動的一個重要標志,是廣州同文館的建立。廣東第一家洋務企業(yè)是廣州機器局。
文物古跡
廣州的文物古跡眾多。截至2010年,已公布的國家、省、市三級文物保護單位共322處。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4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5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53處。南越王墓、光孝寺、六榕寺、懷圣寺等都有1000多年的歷史。此外,還有始建于隋朝的南海神廟,明朝的五仙觀、鎮(zhèn)海樓、蓮花塔,清朝的陳家祠、余蔭山房等。近代革命歷史紀念地有毛澤東同志主辦的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廣州起義烈士陵園、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黃埔軍校舊址、中山紀念堂、洪秀全故居等。廣州還有眾多的風景名勝,自古以來享有很高的聲譽。
西關與東山
西關在老廣州城的西門以外,東山則在東門以外,兩者遙遙相對。歷史上,兩地形成的文化特點,有著明顯的差異。廣州有句俗諺,“東山少爺,西關小姐”,意思是:東山是權門顯宦的聚居地,出入的多為官家子弟。東山洋樓,是民國初年一些華僑和軍政官僚在廣州市東山新河浦、恤孤院路等地興建的仿西洋別墅,引來達官貴人聚居。“東山少爺”就是由此而來;而西關是商業(yè)繁華區(qū),出身富商之家的小姐,是地道的大家閨秀?;▓@式洋房與西關大屋,權力與財富,現代與傳統,相輔相成。
歷史上的火車站
大沙頭站:廣九火車站;舊廣州南站,原名黃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