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氏文化研究會(huì)
地址:河南省南陽市長江路779號
電話:0377-63117878
郵箱:kswhyjh@126.com
QQ: 2404165663 1465588485
衢州,浙江省轄地級市;已有1800多年的建城史,歷史上一直是閩浙贛皖四省邊際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素有“四省通衢、五路總頭”之稱。衢州地理位于浙江省西部,境域東西寬127.5公里,南北長140.25公里,總面積8844.6平方公里,境轄柯城區(qū)、衢江區(qū)、江山市、龍游縣、常山縣和開化縣。
衢州旅游資源豐富,有“神奇山水,名城衢州”之稱。境內(nèi)江郎山、爛柯山、龍游石窟等150多處景點(diǎn)。1994年被國務(wù)院命名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1] 2012年、2013年連續(xù)兩年入選中國十大宜居城市。2013年國家首批國家循環(huán)經(jīng)濟(jì)示范城市,成為浙江省惟一上榜的地級市。
建制沿革
衢州市歷史悠久,源遠(yuǎn)流長。據(jù)轄區(qū)內(nèi)柯城區(qū)、衢江區(qū)、龍游、江山、常山、開化等地出土的石斧、石錛、石刀、石矛等證明,遠(yuǎn)在新石器時(shí)代(約前6000年),祖先就在這塊土地上依山傍水,憑藉天然豐厚資源衢州柑橘的種植而繁衍生息。
衢州有據(jù)可查的歷史約在前1800年。
戰(zhàn)國:春秋初為姑篾國,后為越國姑蔑之地,戰(zhàn)國時(shí)屬楚。
秦朝: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滅楚,平定江南,于吳越之地置會(huì)稽郡,今衢州屬會(huì)稽郡之太末縣(一作大末)。
漢朝:西漢高祖六年(前201),為荊王國地。十二年(前195),吳國地。景帝四年(前153),誅吳王劉濞,復(fù)屬會(huì)稽郡。
東漢初平三年(192),分太末縣置新安縣。為衢縣建縣之始,仍屬會(huì)稽郡。建安二十三年(218),析新安縣置定陽縣。
三國:吳國寶鼎元年(226),新安縣改屬東陽郡。
晉朝:晉太康元年(280),因與弘農(nóng)郡新安縣同名,改新安為信安,因信安溪得名,一說溪以縣得名,仍隸東陽郡。
南朝:宋、齊、梁三代,信安縣隸屬不變;陳永定三年(559),置信安郡,領(lǐng)信安、定陽2縣,隸縉州。
隋朝:隋大業(yè)三年(607),太末、定陽2縣并入信安,隸東陽郡。
唐朝:唐武德四年(621),分婺州于信安置衢州,并分置須江(江山)、定陽(常山)2縣,衢州州名始于此,以路通三越而得名,信安遂為州治;同時(shí),析太末縣之西設(shè)白石縣并置濲州,州領(lǐng)太末、白石2縣,白石為州治之所;七年(624)廢衢州,并定陽,須江、白石、太末4縣入信安縣,隸婺州;貞觀八年(634),從信安、金華2縣析置龍丘縣;武后垂拱二年(686),復(fù)置衢州,轄信安、龍丘、常山3縣,屬江南道,信安為州治;如意元年(692),分龍丘縣之西置盈川縣,衢州轄信安、龍丘、須江、常山、盈川5縣;證圣元年(695年),分須江、定陽、弋陽3縣置玉山縣,隸衢州;天寶元年(742年),改衢州為信安郡;乾元元年(758),復(fù)為衢州,同年,玉山縣改隸信州;衢州仍轄信安、龍丘、須江、盈川、常山5縣,信安為州治,隸浙江東道;大歷十四年(779年),改隸浙江西道;建中元年(780),復(fù)隸浙江東道;二年(781),又改隸浙江西道;貞元三年(787),復(fù)隸浙江東道;元和七年(812),廢盈川縣入信安;咸通中(860~874),改信安為西安,因西溪得名,仍隸衢州。
五代十國:衢州屬吳越國(907~978),州治倚西安,轄西安、龍游、常山、江山4縣;后唐長興二年(931),吳越改龍丘為龍游。
明朝:明太祖己亥年(1359年亦即元至正十九年),改衢州路為龍游府,治所西安;丙午年(1366年亦即元至正二十六年),又改龍游府為衢州府,西安倚廓,隸浙江等處行中書?。ê槲渚拍旮?a href="http://m.farwaystudio.com/upload/files/2021/6/e9671222d6e3c2b3.htm">浙江承宣布政使司)金衢道;永樂二十二年(1424),建越王府;宣德二年(1427),越王府除。明成化八年(1472年)龍游洋埠等部分地析出,與遂昌八、九兩都,金華湯溪、蔣堂,蘭溪游埠等置湯溪縣,隸屬金華。
清朝:清代沿襲明制,仍為衢州府,隸浙江省金衢嚴(yán)道;順治八年(1651),浙閩總督移此;康熙二十三年(1684),裁撤,西安縣仍為府治外,又為金衢嚴(yán)道治所;宣統(tǒng)三年七月(1911年8月7日),裁西安縣并入衢州府,由府兼理縣事。
民國:辛亥革命后(1911年11月7日),成立衢州軍政分府,兼理縣事;五年(1916),裁道,翌年復(fù)設(shè),道尹仍駐衢縣;十六年(1927),設(shè)第一特區(qū)縣政督察專員公署,駐衢縣;1948年,衢縣屬第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屬址移金華,轄衢縣、龍游、常山、江山、開化、遂昌、金華、蘭溪、東陽、義烏、永康、武義、浦江、湯溪。1949年5月6日,衢縣解放,始設(shè)軍管會(huì)。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年10月,建衢州專員公署,此時(shí)轄衢縣、龍游、常山、江山、開化、遂昌,衢州市,專屬仍駐衢州,縣政府遷至樟潭鎮(zhèn)。
1951年,撤銷衢州市,縣府遷回衢縣城區(qū),專署駐衢縣。
1955年3月,衢州專員公署撤銷,衢縣屬金華專區(qū)。
1958年10月松陽縣并入遂昌,改屬麗水專區(qū)。
1958年11月,常山并入衢縣。
1960年1月1日,龍游縣并入。
1961年,復(fù)置常山縣。
1979年9月,恢復(fù)衢州市,縣、市并存。
1981年4月,撤縣并入市。
1983年9月13日,龍游縣析出,另立縣治。
1984年,轄區(qū)不變。
1985年5月,金華地區(qū)撤銷,衢州市升省轄市,原衢州市分設(shè)柯城區(qū)與衢縣,實(shí)行市管縣,市轄衢縣、江山、常山、開化、龍游五縣及柯城區(qū)。
1987年12月,江山縣改縣級市,屬衢州市。2001年升格衢縣為衢江區(qū)。
行政區(qū)劃
截至2005年底,衢州市轄柯城區(qū)、衢江區(qū)、江山市、龍游縣、常山縣和開化縣。衢州市總面積8844.6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區(qū)面積93.88平方公里。以衢州市為中心的四省邊際九城市經(jīng)濟(jì)協(xié)作區(qū)面積達(dá)10萬平方公里。衢州市行政區(qū)劃調(diào)整合計(jì)為13街道、47鎮(zhèn)、46鄉(xiāng)、72社區(qū)居委會(huì)、2599行政村。
柯城區(qū) |
2個(gè)鎮(zhèn) |
|
8個(gè)鄉(xiāng) |
黃家鄉(xiāng)、七里鄉(xiāng)、溝溪鄉(xiāng)、九華鄉(xiāng)、華墅鄉(xiāng)、姜家山鄉(xiāng)、萬田鄉(xiāng)、石室鄉(xiāng) |
|
7個(gè)街道 |
信安街道辦事處、白云街道辦事處、府山街道辦事處、荷花街道辦事處 |
|
雙港街道辦事處、花園街道辦事處、新新街道辦事處 |
||
衢江區(qū) |
10個(gè)鎮(zhèn) |
|
全旺鎮(zhèn)、大洲鎮(zhèn)、后溪鎮(zhèn)、廿里鎮(zhèn)、湖南鎮(zhèn) |
||
9個(gè)鄉(xiāng) |
黃壇口鄉(xiāng)、嶺洋鄉(xiāng)、灰坪鄉(xiāng)、太真鄉(xiāng)、雙橋鄉(xiāng)、周家鄉(xiāng)、云溪鄉(xiāng)、橫路鄉(xiāng)、舉村鄉(xiāng) |
|
2個(gè)街道 |
樟潭街道辦事處、浮石街道辦事處 |
|
龍游縣 |
6個(gè)鎮(zhèn) |
湖鎮(zhèn)、橫山鎮(zhèn)、塔石鎮(zhèn)、小南海鎮(zhèn)、溪口鎮(zhèn)、詹家鎮(zhèn) |
6個(gè)鄉(xiāng) |
模環(huán)鄉(xiāng)、石佛鄉(xiāng)、社陽鄉(xiāng)、羅家鄉(xiāng)、廟下鄉(xiāng)、大街鄉(xiāng)、沐塵畬族鄉(xiāng) |
|
2個(gè)街道 |
東華街道辦事處、龍洲街道辦事處 |
|
江山市 |
13個(gè)鎮(zhèn) |
上余鎮(zhèn)、四都鎮(zhèn)、賀村鎮(zhèn)、清湖鎮(zhèn)、壇石鎮(zhèn)、大橋鎮(zhèn)、淤頭鎮(zhèn) |
新塘邊鎮(zhèn)、鳳林鎮(zhèn)、峽口鎮(zhèn)、廿八都鎮(zhèn)、長臺鎮(zhèn)、石門鎮(zhèn) |
||
6個(gè)鄉(xiāng) |
碗窯鄉(xiāng)、大陳鄉(xiāng)、保安鄉(xiāng)、塘源口鄉(xiāng)、張村鄉(xiāng)、雙溪口鄉(xiāng) |
|
2個(gè)街道 |
虎山街道辦事處、雙塔街道辦事處 |
|
常山縣 |
7個(gè)鎮(zhèn) |
天馬鎮(zhèn)、輝埠鎮(zhèn)、招賢鎮(zhèn)、青石鎮(zhèn)、芳村鎮(zhèn)、白石鎮(zhèn)、球川鎮(zhèn) |
7個(gè)鄉(xiāng) |
何家鄉(xiāng)、宋畈鄉(xiāng)、東案鄉(xiāng)、大橋頭鄉(xiāng)、新昌鄉(xiāng)、新橋鄉(xiāng)、同弓鄉(xiāng) |
|
開化縣 |
9個(gè)鎮(zhèn) |
城關(guān)、華埠、馬金、村頭、池淮、桐村、楊林、蘇莊、齊溪 |
9個(gè)鄉(xiāng) |
林山鄉(xiāng)、音坑鄉(xiāng)、中村鄉(xiāng)、長虹鄉(xiāng)、張灣鄉(xiāng)、何田鄉(xiāng)、塘塢鄉(xiāng)、大溪邊鄉(xiāng)、金村鄉(xiāng) |
人口民族
人口流動(dòng)
截至2012年末,戶籍總?cè)丝?54.21萬人,其中男性人口130.55萬人、女性人口123.66萬人。2012年出生人口2.31萬人,出生率為9.13%。;死亡人口1.46萬人,死亡率為5.75%。;全年凈增人口0.85萬人,自然增長率為3.38%。根據(jù)衢州市5%。人口抽樣調(diào)查結(jié)果推算,衢州市常住人口為212.4萬人,城市人口占總?cè)丝诒戎貫?7.7%。
民族概況
衢州市人口主要為漢族。衢州是一個(gè)少數(shù)民族散雜居地區(qū),有41個(gè)少數(shù)民族成份,2.08萬人口,散雜居在衢州市120個(gè)鄉(xiāng)(鎮(zhèn))的山區(qū)和邊緣地區(qū)。在少數(shù)民族人口中,畬族群眾有1.58萬,其次是布依族、苗族和回族。
世居在衢州的少數(shù)民族主要是畬族和回族,其它少數(shù)民族群眾多是由于婚嫁、工作分配和調(diào)動(dòng)來到衢州。但少數(shù)民族群眾居住相對集中的是龍游縣,少數(shù)民族人口已超過萬人,設(shè)立了沐塵畬族鄉(xiāng),是浙江省九個(gè)少數(shù)民族重點(diǎn)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