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許多由泰和縣遷徙至云南、四川、貴州、廣東、廣西等省份的康氏宗親來信、來電探詢祖籍地古代泰和縣行政區(qū)劃情況。清明節(jié)將至,又一年緬懷先人的時節(jié)來臨。為了對遠(yuǎn)遷外地、祖輩曾在泰和縣居住過的康氏宗親尋根念祖的情思有所幫助,現(xiàn)將明代制定、清代沿襲使用的泰和縣行政區(qū)劃情況抄錄于下,希望能對溯源尋根的康氏宗親有所裨益。
吉安府泰和縣轄鄉(xiāng)、都情況
全縣共分6個鄉(xiāng)、70個都
一、仁善鄉(xiāng):在縣東部, 轄1—8都,計(jì)8個都。
二、仙槎鄉(xiāng):在縣東部, 轄9—18都,計(jì)10個都。
三、云亭鄉(xiāng):在縣南部, 轄19—36都, 計(jì)18個都。
四、千秋鄉(xiāng):在縣城周圍,轄37—48都、56—63都、計(jì)20個都。
五、信實(shí)鄉(xiāng):在縣西北部,原名萬歲鄉(xiāng),轄49—55都,計(jì)7個都。
六、高行鄉(xiāng):在縣西北部,轄64—70都,計(jì)7個都。
(一)仁善鄉(xiāng)所轄都及主要村名
1都:洞源、書院坑、夢風(fēng)岡
2都:耐源、洞口、大湖、石蕩
3都:古城、柳溪、梅山、勲源、戴坊、洲下、下澤
4都:紳溪、龍?zhí)?、村頭、洲頭、南溪
5都:后凍、官田、嶺下、姆村、西港、錢塘、界溪
6都:鐘埠、龍陂、郭家?guī)X下
7都:堵下、桑園(后改名蒼園)、西塘、石虎塘
8都:梅崗、乾岡、菰塘
(二)仙槎鄉(xiāng)所轄都及主要村名
9都:鵲渡、清水洲、大逢、竹山
10都:寧村、石崗、長逕
11都:羅坑、丹塘
12都:桃源(寺下)
13都:灣溪、覩碑
14都:灌塘、灌上
15都:碧山、墈下、
16都:前溪、田心
17都:王山、古坪
18都:石陂、紫崗
(三)云亭鄉(xiāng)所轄都及主要村名
19都:小莊下
20都:上圯、良村
21都:大石、聳溪
22都:沙村、古岡、芒東坳
23都:南坑、睦岡、老虎坳
24都:高垅、洪富、后谷、
25都:鳳崗、仁城、大觀
26都:閬川
27都:七星坳、西平寨、松門、焦坑
28都:上模、西崗、靈溪、
29都:蕩源、大岡、平坑
30都:儒口
31都:冠朝、山田、王家園
32都:龍陂、月岡
33都:中村、桃里、橫岡、
34都:陽村、云徑
35都:大瑞、東嶺
36都:村西、南塘
(四)千秋鄉(xiāng)所轄都及主要村名
37都:龍口、銅陵、菖蒲田
38都:珠林、江口、珠木、
39都:水南、下睦、希顏巷
40都:小塘洲、羅團(tuán)洲、泉山
41都:橫亁、樟橋、東旸、
42都:淘金
43都:源塘、水枸、富洲
44都:山東、浮潭、大嶺下、湖溪
45都:東廂、西廂
46都:西原、黃家壩、梁家巷
47都:瀲溪、鐵溪
48都:栗園、黃泥港、長陂、南港
56都:月池、桃源、文溪、石獅嶺、南圳、破塘口、簪源
57都:濠頭、后塘、桔園、
58都:黃岡、華門
59都:南溪、洲上、雙溪、
60都:胡耽、上鄉(xiāng)、長溪、
61都: 蜀口洲、南富、高坪、浩溪、棲龍、水坑、長塘邊、銅莊、仙橋、劉家岡、馬院、
62都:坳頭、雷岡、馬跡塘、石塘、高霄、橫排、田心
63都:龕溪、灌溪、上岡、
(五)信實(shí)鄉(xiāng)所轄都及主要村名
49都:滬江、黃塘、洲下、沙、瀾
50都:仰江、匡原、讓牛、
51都:義禾、漆田、螺江、
52都:爵譽(yù)、轉(zhuǎn)江、秋嶺
53都:南岡、路邊、水陂嶺
54都:甘竹、花樹下、霄嶺
55都:南徑、祿岡、南園、南溪、塘西、夏潭、羅步田、
(六)高行鄉(xiāng)所轄都及主要村名
64都:安平、清水、瀘源、路灘、嚴(yán)莊、彬里、荷木坳、洪岡寨、梅塘、鄉(xiāng)界
65都:禾溪、官陂、郭渡、
66都:早禾市、沙里、門陂
67都:社溪、渡口、津洞、
68都:麻陂、沙坑、湖洲
69都:牛牧、二石坵(太湖)
70都:碧江洲、院頭、固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