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人成精品免费视频|欧美日韩午夜一区二区|国产精品第一页在线观看|国产成人综合手机在线播放|大哥的女人中文字幕完整版|日韩一级 片内射中文小说|午夜福利18禁国产无码日韩|精品国产51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欄目導(dǎo)航

聯(lián)系我們

康氏文化研究會

地址:河南省南陽市長江路779號
電話:0377-63117878
郵箱:kswhyjh@126.com
QQ: 2404165663   1465588485 

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古今地名

咸寧市的由來及地域變遷

瀏覽: 次 日期:2015-07-27
咸寧市位于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游南岸。隸屬湖北省,與湖南、江西接壤,素有“湖北南大門”之稱,是武漢城市圈成員城市之一。  咸寧下轄1市,1區(qū),4縣分別是咸安區(qū)通城縣、通山縣、嘉魚縣崇陽縣、赤壁市。咸安區(qū)位適中,交通便捷。138公里長江黃金水道依境東流,京廣鐵路、武廣高速鐵路、武咸城際鐵路、106、107、京港澳高速公路、杭瑞高速貫通南北。榮獲中國人居環(huán)境范例獎、全國最適宜人居城市、中國魅力之城、中國溫泉之城、中國十大最具成長創(chuàng)新型城市、全國第二批可再生能源建筑應(yīng)用示范市、湖北省首批低碳經(jīng)濟(jì)試點(diǎn)市、首批全國旅游標(biāo)準(zhǔn)化城市等榮譽(yù)稱號。 咸寧市全市總面積為9861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9056.55平方公里,占92.27%。 在全市陸地面積中:林地面積5612.86平方公里,占61.98%;荒地面積163.75平方公里,占1.81%;難利用面積73.02平方公里,占0.81%。在全市林地面積中:森林面積4110.95平方公里,占73.24%;疏林地面積85.63平方公里,占1.53%;灌木林地911.10平方公里,占16.23%;無立木林地474.52平方公里,占8.45%;全市森林覆蓋率為52.3%。鄂南大竹海、赤壁黃蓋湖、通山闖王李自成墓、北伐賀勝橋、汀泗橋戰(zhàn)役遺址等重要景區(qū)、一城十二泉(溫泉)等在該市區(qū)域。    

歷史沿革

地名由來

“咸寧”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周朝的典籍中?!?a style="color: rgb(19,110,194); text-decoration: none" href="http://m.farwaystudio.com/upload/files/2021/6/caf949b4b3a512d5.htm" target="_blank">周易》中說:“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合,首出庶物,萬國咸寧。”《尚書·大禹謨》中也說:“野無遺賢,萬幫咸寧。”意即普天之下全都安寧。咸寧地名的確立,經(jīng)歷了一番曲折的演變過程。 西周成王(姬誦)時(公元前1030年-公元前993年),咸屬楚鄂王封地。 秦始皇(嬴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分楚地為四郡,咸所在的江南屬南郡。 西漢高祖(劉邦)六年(公元前201年),置江夏郡,內(nèi)設(shè)沙羨縣,隸屬荊州,咸屬沙羨縣。 三國時期,魏文帝(曹丕)黃初二年(221年),孫權(quán)合東鏡江夏、豫章、廬陵三郡置武昌郡,不久改稱江夏郡,吳(孫權(quán))黃武二年(223年),析沙羨西南置蒲圻縣,咸先后屬武昌郡、江夏郡、沙羨縣。 西晉武帝(司馬炎)太康元年(280年)平吳,改江夏郡為武昌郡,再析沙羨縣西南境增益蒲圻(兼有今之咸地),咸屬武昌郡。 東晉成帝(司馬衍)咸和年間(326-334),因汝南流民徙寓夏口而僑立汝南郡,設(shè)治所于涂口(今金口);孝武帝(司馬曜)太元三年(378年)改為汝南縣,咸屬汝南。 南朝宋孝武帝(劉駿)孝建元年(454年),分荊、湘、江、豫四州,地增郢州,復(fù)置江夏郡,咸屬郢州江夏郡。南齊時,移郡治于沙陽。 梁元帝(蕭繹)承圣三年(554年),分郢州置北新州,又于沙陽置沙洲,咸屬沙洲。陳因梁制。 隋文帝(楊堅)廢郡,實(shí)行州縣制,開皇九年(589年),廢江夏郡立鄂州,改汝南縣為江夏縣,咸屬江夏縣;隋煬帝(楊廣)大業(yè)年間(約605年-617年)撤鄂州,復(fù)置江夏郡,咸屬江夏郡江夏縣。 唐高祖(李淵)武德四年(621年),改江夏郡為鄂州,咸屬鄂州江夏縣。唐代宗(李豫)大歷三年(768年),割江夏縣南境金城、豐樂、宣化三鄉(xiāng)置永安鎮(zhèn),直屬鄂州。此為咸寧建置之始。永安,意即永遠(yuǎn)安寧。 后唐明宗(李亶)天成三年(928年)改永安鎮(zhèn)為永安場。后周世宗(柴榮)顯德二年(955年),升永安場為永安縣,屬鄂州。此為咸寧立縣之始。 宋真宗(趙恒)景德四年(1007年),為避宋太祖趙匡胤永安陵諱,按《易·乾象》中“萬國咸寧”與“永安”近義之意,改為咸寧縣。自此,“咸寧”這方土地的域名正式確立。 

建制沿革

咸寧市行政建置比較晚,但境內(nèi)各縣(市、區(qū))歷史悠久,源遠(yuǎn)流長。區(qū)域周為楚地,隸屬南郡,漢屬荊州江夏郡,東漢末屬東吳。 漢初置沙羨縣,咸寧、嘉魚、蒲圻屬之;崇陽、通城屬南郡下雋縣。 三國時屬吳,吳黃武二年(223年)置蒲圻縣。 唐代宗大歷三年(768年)置永安鎮(zhèn)。 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年)升為永安縣。 宋景德四年(1007年)易名咸寧縣。 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置嘉魚縣。 北宋乾德二年(964年)置通山縣。 北宋開寶八年(975年)置崇陽縣。 北宋熙寧五年(1072年)置通城縣。公元1135年崇陽、通城復(fù)并,1145年復(fù)析。 元代時,咸寧、嘉魚、通城、蒲圻、崇陽屬湖廣行省武昌路,通山隸江淮行省蘄黃道,不久改隸湖廣行省興國路。 明、清時期,轄區(qū)均屬武昌府。 民國21年(1932年),通山屬湖北省第二行政督察區(qū),其他縣屬第一行政督察區(qū)。 1936年,通山改屬第一行政督察區(qū)。 1949—1952年,咸寧、崇陽、通山、通城屬大冶專區(qū);嘉魚、蒲圻屬沔陽專區(qū),1951年改屬大冶專區(qū)。 1952年撤銷大冶專區(qū),咸寧、嘉魚、通山、通城、蒲圻、崇陽改屬孝感地區(qū)。 1959年12月,隸屬武漢市。 1961年改屬孝感地區(qū)。 1965年6月咸寧專區(qū)成立,轄咸寧、嘉魚、蒲圻、通山、崇陽、通城、陽新、鄂城、武昌9縣。1968年咸寧專區(qū)改稱咸寧地區(qū)。 1975年11月和1979年11月,武昌、鄂城分別劃屬武漢市、黃岡地區(qū)。 1983年8月,撤銷咸寧縣,設(shè)咸寧市。 1986年5月,撤銷蒲圻縣,設(shè)蒲圻市。 1996年12月,陽新改屬黃石市。 1998年6月,蒲圻市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zhǔn)更名為赤壁市。 1998年12月6日,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zhǔn),撤銷咸寧地區(qū)和縣級咸寧市,設(shè)立地級咸寧市。咸寧市設(shè)立咸安區(qū),以原縣級咸寧市的行政區(qū)域?yàn)橄贪矃^(qū)的行政區(qū)域。12月22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復(fù),原咸寧地區(qū)的赤壁市由咸寧市代管。  行政區(qū)劃 咸寧市轄嘉魚縣、通城縣、崇陽縣、通山縣、赤壁市、咸安區(qū)四縣一市一區(qū),共設(shè)12個鄉(xiāng)、51個鎮(zhèn)、6個辦事處,下轄1049個村民委員會、10145個村民小組。國土面積9861平方公里。咸寧市人民政府駐溫泉經(jīng)濟(jì)技術(shù)開發(fā)區(qū)溫泉辦事處。  

咸寧市行政區(qū)劃
區(qū)域 面積 人口 郵政編碼 管轄
咸安區(qū) 1502平方公里 547408人(2004年) 437000 轄9鎮(zhèn)1鄉(xiāng)3街道
通山縣 3680平方公里 41.84萬人(2009年) 437600 轄8鎮(zhèn)4鄉(xiāng)1管委會
通城縣 1129平方公里 46萬人(2009年) 437400 轄9鎮(zhèn)2鄉(xiāng)
嘉魚縣 1018.4平方公里 319196人(2011年) 437200 轄8鎮(zhèn)1場
崇陽縣 1968平方公里 56萬人(2008年) 437500 轄8鎮(zhèn)4鄉(xiāng)
赤壁市 1723平方公里 506509人(2006年) 437300 轄10鎮(zhèn)3街道1鄉(xiāng)
資料來源于官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