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縣,為
承德市轄縣,地處
河北省東北部,距省會
石家莊588公里,中心位置為東經(jīng)118°9′3.24″,北緯40°45′25.02″,縣境東、南、北三面環(huán)抱
承德市區(qū),縣城距市區(qū)35公里,西南鄰
京津唐秦,東北接
遼寧、
內蒙古,縣域面積3376平方公里。
承德縣地屬南部燕山地槽和北部內蒙古臺背過渡帶,地勢北高南低,屬于溫帶半濕潤間半干旱大陸性季風型燕山山地氣候,年平均氣溫6~9.1℃。
截至2014年,承德縣轄6個鎮(zhèn)、17個鄉(xiāng)(含2個民族鄉(xiāng))、1個街道,378個行政村,人口41萬。2016年,承德縣地區(qū)生產(chǎn)總值完成120.4億元,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3212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99元。
承德縣是全國綠化模范縣
、全國綠色小康縣
、首批國家綠色能源示范縣
、全省首批擴權縣
。2007年,獲河北省“宜居城市建設燕趙杯競賽”金獎。
2017年10月,被住建部命名為國家園林縣城。
建制沿革
據(jù)古遺址出土文物考證,早在公元前四千年,承德縣今境已有人居住,生息與繁衍。古有灤陽之稱,又有蒙古語曰“哈倫告魯”,漢譯“熱河”。
戰(zhàn)國時,承德劃入
燕國的版圖。
秦統(tǒng)一全國以后,
承德的大部分地區(qū)為
秦王朝統(tǒng)治。今承德縣屬于當時的
右北平郡。到秦末,這里被
匈奴民族勢力吞并。
三國時期,承德縣地域為
鮮卑軻比能勢力所占據(jù)。
晉時期,屬宇文氏地域。后來并入慕容氏,是
前燕的地方。
苻堅消滅了前燕后,將
前秦幽州分出一部分建立了平州,鎮(zhèn)守龍城,承德仍屬于
幽州。后來又分別成為
后燕和
北燕的地方。
南北朝時期,承德地域均屬于
北魏所統(tǒng)治。
唐代時,承德是唐王朝統(tǒng)治下的奚民族和契丹民族活動的區(qū)域。
公元九世紀初,承德地域并入了
契丹國。
遼在承德縣地域內設有北安州。
元朝,設立上都路管轄四個州,其中興州包括興安、宜興兩個縣。
清初為京都直轄。
雍正元年(1723年),屬熱河直隸廳;雍正十二年(1734年),屬承德直隸府。
乾隆七年(1742年),屬熱河直隸廳;
乾隆四十三年(1779年),設承德府,屬熱河道,后隸屬熱河都統(tǒng)署。
民國二年(1913年)2月,裁府置承德縣,縣公署置承德街。
初屬熱河道,民國二年(1913年),屬熱河特別區(qū)域熱河道,民國十六年(1928年),撤銷熱河特別區(qū)域屬熱河省。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3月4日至民國三十五年(1945年)8月7日,日本侵略期間,曾建偽承德縣,縣公署在承德街。屬偽滿洲帝國熱河省。其間中國共產(chǎn)黨冀東十四地委,以承德縣為中心,組建7次聯(lián)合縣。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7月,組建承(德)平(泉)興(隆)聯(lián)合縣,同年10月撤銷。
民國三十年(1941年)12月,建立承(德)灤(平)興(?。┞?lián)合縣。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5月,建立承(德)平(泉)寧(城)聯(lián)合縣;7月,將遷(安)遵(化)興(?。┞?lián)合縣改為承(德)青(龍)遵(化)聯(lián)合縣,9月,建立承(德)興(?。┟埽ㄔ疲┞?lián)合縣,同時將承灤興聯(lián)合縣并入。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3月,改建承青遵聯(lián)合縣為承興辦事處。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19日,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八路軍收復承德,同年10
月5日建承德市,11月,承德縣政府從承德街延至上板城。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8月,國民黨軍隊進占承德,八路軍做戰(zhàn)略轉移。同年12月,由中共熱河省熱中地委和中共冀東區(qū)黨委領導,將承德縣劃分為承德(承南)、承北兩縣,承德縣駐地壽王墳,承北縣駐地亂石窯、轉腦溝一代。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8月,承北縣與隆東縣合并組建承德縣。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5月,恢復承德縣,11月承德、承北兩縣合并,復名承德縣,屬熱河省,駐地三溝。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3月,承德縣遷至下板城。
1956年1月1日,劃入河北省,屬承德地區(qū)。
1958年10月21日,與承德市合并。
1961年,恢復承德縣,屬承德地區(qū)。
1984年1月1日,成為承德市轄縣。
2005年1月30日,經(jīng)河北省人民政府批準承德縣為擴權縣,進入全省首批22個擴權縣序列。
承德縣
行政區(qū)劃
截至2014年,承德縣轄6個鎮(zhèn):
下板城鎮(zhèn)、
甲山鎮(zhèn)、
六溝鎮(zhèn)、
三溝鎮(zhèn)、
頭溝鎮(zhèn)、
高寺臺鎮(zhèn),15個鄉(xiāng):小白旗鄉(xiāng)、
鞍匠鄉(xiāng)、
劉杖子鄉(xiāng)、
新杖子鄉(xiāng)、
孟家院鄉(xiāng)、
大營子鄉(xiāng)、
八家鄉(xiāng)、
上谷鄉(xiāng)、
滿杖子鄉(xiāng)、
石灰窯鄉(xiāng)、
五道河鄉(xiāng)、
岔溝鄉(xiāng)、
磴上鄉(xiāng)、
三家鄉(xiāng)、
倉子鄉(xiāng),2個民族鄉(xiāng):
兩家滿族鄉(xiāng)、
崗子滿族鄉(xiāng),1個街道:下板城街道,和378個村。政府駐下板城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