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人成精品免费视频|欧美日韩午夜一区二区|国产精品第一页在线观看|国产成人综合手机在线播放|大哥的女人中文字幕完整版|日韩一级 片内射中文小说|午夜福利18禁国产无码日韩|精品国产51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欄目導航

聯(lián)系我們

康氏文化研究會

地址:河南省南陽市長江路779號
電話:0377-63117878
郵箱:kswhyjh@126.com
QQ: 2404165663   1465588485 

當前位置:首頁 > 古今地名

運城市新絳縣的由來及地域變遷

瀏覽: 次 日期:2022-07-12
新絳縣,隸屬于山西省運城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全縣總面積597.18平方千米, 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 新絳縣轄9個鎮(zhèn),另轄兩個鄉(xiāng)級單位, 縣政府駐龍興鎮(zhèn)。 根據(jù)第七次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新絳縣常住人口為282230人。 
北周明帝武成二年(560年)改東雍州為絳州,徙聞喜縣龍頭城(今禮元鎮(zhèn)龍頭堡)。2001年,運城撤地建市,新絳縣屬運城市所轄。  新絳縣大西客運專線東部邊緣過境。京昆高速、陵侯高速、侯平高速相會境內(nèi),侯西鐵路、108國道橫穿東西,232省道縱橫南北。  新絳縣有龍興寺、稷益廟、絳州城隍廟等風景名勝。2019年3月,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qū)分縣名單。 
2018年,新絳縣地區(qū)生產(chǎn)總值981234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2017年增長10.1%。其中,第一產(chǎn)業(yè)增加值182214萬元,增長3.2%;第二產(chǎn)業(yè)增加值461701萬元,增長12.8%;第三產(chǎn)業(yè)增加值337319萬元,增長10.9%。 2020年,新絳縣完成地區(qū)生產(chǎn)總值122.9億元,年均增速8.8%。財政總收入12.72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56億元,年均增速27.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8.1億元。城鄉(xiāng)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2421元、14172元,年均增速6.5%、8.5%。

歷史沿革


 


西周時期,武王封文王第十七子為郇侯轄今新絳地,后改郇為荀,為侯國。春秋時期,荀國為晉所滅,此地屬晉。前668年,晉獻公遷都故絳(今新絳縣北襄汾縣晉城)。前585年,晉景公遷都新田(今新絳縣橫橋鄉(xiāng)一帶)史稱新絳。今縣城南3千米,曾建有虒祁宮,為晉國王室宮苑。今為東升莊??h西北澤掌鎮(zhèn)有晉絳霄樓(靈公臺)。史稱“晉靈公不君,以彈丸擊人。即此”。

戰(zhàn)國時期,韓、趙、魏三家分晉后,地屬魏,稱汾城,隸屬河東郡。
仍屬河東郡。北部為臨汾縣,西部為長修縣。臨汾舊城在今縣城北25千米處(襄汾縣晉城村)。長修故城在今縣城西北15千米處(新絳縣泉掌鎮(zhèn))。
高祖時,封御史杜恬為長修侯,長修為侯國。東漢改為長修鎮(zhèn)。
三國時屬魏,置臨汾縣,隸平陽郡。
西晉時,臨汾縣屬平陽郡。
南北朝時,北魏太武帝始光四年(427年)于柏壁鎮(zhèn)置東雍州。分臨汾縣為太平縣和南太平縣。太和十一年(487年)置正平郡,領(lǐng)聞喜、曲沃二縣。北周明帝武成二年(560年)改東雍州為絳州,徙聞喜縣龍頭城(今禮元鎮(zhèn)龍頭堡)。武帝時復移于柏壁。建德六年(577年)再徙稷山縣玉壁。
開皇三年(583年)州治從玉壁遷至今縣城處。廢正平郡,改為絳郡。領(lǐng)正平(今新絳)、龍門、太平、曲沃、翼城、稷山、絳、垣曲等八縣。
武德元年(618年)置絳州總管府。轄絳、潞、蓋、建、澤、沁、韓、晉、呂、澮、秦、蒲、虞、芮、邵等十五州。絳州領(lǐng)正平、太平、曲沃、聞喜、稷山等5縣。武德三年(620年)罷總管府稱雄郡。領(lǐng)正平、翼城、曲沃、聞喜、垣曲、太平、絳等7縣。貞觀中,絳州屬河東道。領(lǐng)治仍舊。
五代襲唐制。
為雄州,置絳郡防御。轄正平、曲沃、翼城、太平、稷山、絳、垣曲等7縣。
置絳陽軍節(jié)度使。興定二年(1218年)升為晉安府,總管河東南路兵馬。興定三年(1219年)又置河東南路轉(zhuǎn)運司,領(lǐng)正平、翼城、曲沃、聞喜、垣曲、太平、絳、平水等8縣。
初為中州,置絳州行元帥府,轄河、解二州各縣。后罷元帥府,仍為絳州,隸平陽路,領(lǐng)正平、翼城、曲沃、聞喜、垣曲、太平、絳等7縣。
為絳州,屬山西布政司,隸平陽府,領(lǐng)稷山、垣曲、絳等三縣。
初屬領(lǐng)仍舊。雍正二年(1724年)改為直隸絳州,領(lǐng)稷山、河津、聞喜、垣曲、絳等5縣。
民國元年(1912年)5月,廢州改縣,取咸與維新之義,又兼與鄰近的絳縣相區(qū)別,始改稱新絳縣,屬河東道。民國十六年(1927年)廢道,直隸省府。民國年二十六(1937年)新絳縣屬山西省第九專員公署。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民國縣政府移駐鄉(xiāng)寧縣下川村,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遷回。日偽縣政府仍駐舊城。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5月,新絳縣抗日民主政府公開(屬晉冀豫邊區(qū)太岳三專署),駐文侯村。同年8月,改稱新絳縣民主政府,仍駐文侯村,兼轄聞喜北垣28村。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4月,新絳縣城解放,成立新絳縣人民政府。本年秋以汾河為界,南為絳南縣,屬太岳三專署,駐文侯村,仍轄聞喜北垣一帶。北為新絳縣,屬晉綏呂梁十專署。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8月,絳南縣并入新絳縣,同屬晉綏呂梁十專署。專署與縣治均駐今縣城。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2月,成立晉南行政公署,駐新絳,下設(shè)3個分區(qū)。新絳分區(qū)轄新絳、稷山、河津、曲沃、鄉(xiāng)寧、吉縣、汾城等7縣。同年6月晉南專署成立(駐今臨汾市),新絳屬晉南專署。
1949年底,運城專署成立,新絳屬運城專署。
1958年11月,新絳并入侯馬市,屬晉南專署。1961年11月,從侯馬市分出,恢復新絳縣建置,仍屬晉南專署。
1970年,晉南分屬為臨汾、運城兩個地區(qū),新絳縣屬運城地區(qū)。
1979年,運城地區(qū)改稱運城行政專員公署,新絳仍屬所轄縣之一。
2001年,運城撤地建市,新絳縣屬運城市所轄。 

    行政區(qū)劃


 


截至2019年12月,新絳縣轄9個鎮(zhèn):龍興鎮(zhèn)、三泉鎮(zhèn)、澤掌鎮(zhèn)、北張鎮(zhèn)、古交鎮(zhèn)、萬安鎮(zhèn)、陽王鎮(zhèn)、泉掌鎮(zhèn)橫橋鎮(zhèn);另轄2個鄉(xiāng)級單位:新絳縣社區(qū)、新絳縣經(jīng)濟技術(shù)開發(fā)區(qū)。  縣政府駐龍興鎮(zhè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