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戊戌變法為界,可把康有為分為前后兩個時期。前期的康有為是改良代表人物, 順應時代潮流,值得肯定;而后期的康有 為成為保皇派代表。因之,否定者有之, 批判者有之,揪斗者有之,甚至于有的書 籍把它定性為反動派頭目。對此,吾不敢茍同。后期的康先生是否成了反動派代表, 值得我們探討。我認為,后期的康有為是一位歷史的落伍者。原因如下:
一、從概念內(nèi)涵上看
勿庸質(zhì)疑,近代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反動派的概念是很明晰的,即帝國 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毛澤東 在《愚公移山》中形象地將其比喻為“太行”“王屋”兩座大山,號召人們發(fā)揚愚 公精神,挖山不止。在“反動派被打倒, 帝國主義夾著尾巴逃跑了?!边@名膾炙人口的歌詞中,我們能看到它們的狼狽丑態(tài)。 由此,我們可以這樣定性反動派:對內(nèi)奴役鎮(zhèn)壓人民,對外出賣國家民族利益,代表落后的生產(chǎn)力與生產(chǎn)關系,是中國人民的敵人,革命的對象。因此,縱觀后期康有為的言行,顯然不符合反動派的概念定義。
二、從階級立場上看
近代中國的主要矛盾是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而前者是最主要的矛盾。從這一點看,康有為雖然出身封建官僚家庭,卻始終代表民族資產(chǎn)階級上層利益。而民族資產(chǎn)階級在近 代史上屬于人民大眾范疇,而非統(tǒng)治階級。 它自身具有兩面性:革命性和妥協(xié)性,正如毛澤東所說“民族資產(chǎn)階級的軟弱性, 是從娘肚子里帶出來的老毛病?!币驗樗鼈兌嗝撎ビ诜饨ㄖ髁x,因此,不可避免地 與封建勢力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但不能因之將這方面視為反動性,一棍子打死。畢竟,他們與反動勢力不能同日而語。
三、從活動本質(zhì)上看
評價歷史人物,應該透過現(xiàn)象抓住本質(zhì)。后期的康有為活動的本質(zhì)是宣傳君主立憲制,并未加入反動派營壘。他寫《答南北 美洲諸華商論中國只可行立憲不可行革命書》,與革命派論戰(zhàn);向段祺瑞政府上書,請求定國教為國教;參與張勛復辟;不滿袁世凱驅(qū)逐清帝出宮;反對馮玉祥發(fā)動的北京政變;臨終還在寫感謝皇恩的奏折。這只能證明康先生的忠君?;仕枷敫畹俟獭_@一方面源于家庭背景的影響,其祖上因鎮(zhèn)壓太平天國運動有功而受到清室獎賞;另一方面,源于他從小受到的嚴格的封建正統(tǒng)教育。表面上他與封建余孽同流合污,實際上他仍固執(zhí)己見,主張君主立憲, 既反對專制又反對革命。他不是百分之百的奴仆,而是一個“傲奴”(曾國藩語)。 其本意是能通過皇帝來推行自己的主張, 開議院,定憲法,實行君主立憲,走日本 人的路,變法圖強。因此,他雖然頻繁活 動于遺老遺少、皇親國戚之間,但其真正目的是為施展抱負尋找用武之地。但歷史無情,正如孫文所言“歷史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他雖為“眼 中戰(zhàn)國成爭鹿”的中國開出了一味方劑,但因逆歷史潮流而運動,因此當了替罪羊, 成了諸多事件的犧牲品。古語“寧犯天條, 不犯眾怒”“識時務者為俊杰?!备鶕?jù)世人恨烏及屋的心理,康有為成為眾矢之的的“反動人物”也在所難免。
四、從歷史環(huán)境上看
康有為是思想家、文學家,更是社會活動家,他是變法圖強的積極倡導者和實踐者。比較早期維新派和后期的空談家都是一大進步。他的思想主張及寶貴嘗試都是 近代中國人民探索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少的主張有其進步性,對我們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有借鑒意義。歷史已經(jīng)證明,資本主義君主立憲的道路在英國、日本行得通,但在中國行不通,可謂同途而殊歸。這并非說明康有為自身反動、沒落,而是由中國特定的國情決定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的??涤袨橛衅錃v史局限性,這是由他生活的特定歷史條件和自身的認識決定的。由其活動的初衷及言行看,他與反動派有嚴格的區(qū)別。我們不能將不符合中國國情的思想和行動一概斥之為反動,也不能將歷史上曾經(jīng)反對革命,擁護皇帝的人一律視為反動派。否則,將會犯主觀主義的“左”的錯誤??涤袨榈膰L試雖然失敗了,但不失為近代先進的中國人探索 強國之路的寶貴財富,因為,失敗是成功之母。
(作者:康民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