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職。
明、清各級官員緣有虛銜,最高級榮譽官銜為太師、少師,太傅、少傅,太保、少保、太子太師、太子少師,太子太傅、太子少傅,太子太保、太子少保,緣大臣加銜或死后贈官,通稱宮銜;咸豐后不再用“師”而多用“保”,故又別稱宮保。示例:《河南通志·睢縣采訪稿》“東西臨街二石坊(袁可立坊),左曰‘三世司馬’,右曰‘宮保尚書’。”如丁宮保(丁寶楨),袁宮保(袁世凱)。
丁寶楨任山東巡撫時,智殺安德海,后治蜀十年,為官剛正不阿,多有建樹,于光緒十一年死在任上。清廷為了表彰他的功績,追贈“太子太保”。如上文所說,“太子太保”是“宮保”之一,于是他發(fā)明的菜由此得名“宮保雞丁”,也算是對丁大人的紀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