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位于中國
陜西省的最北部,陜北黃土高原和
毛烏素沙地交界處,是黃土高原與
內(nèi)蒙古高原的過渡區(qū)。東臨黃河與
山西省
朔州市、
忻州市、
呂梁市隔河相望,西連與寧夏
吳忠市、甘肅省
慶陽市相接,南接本省
延安市,北與內(nèi)蒙古
鄂爾多斯市相連,系陜、甘、寧、蒙、晉五省區(qū)交界地。
轄
榆陽區(qū)和
府谷縣、
神木縣、
定邊縣、
靖邊縣、
橫山縣、
米脂縣、
佳縣、
子洲縣、
吳堡縣、
綏德縣、
清澗縣12個區(qū)縣、176個鄉(xiāng)鎮(zhèn)、7個街道辦事處、5474個行政村,總?cè)丝?66萬人(2010年) 。地域東西長385公里,南北寬263公里,總面積43578平方公里,耕地64.1萬公頃,為陜西雜糧的主產(chǎn)區(qū)。能源礦產(chǎn)資源富集一地,被譽為“中國的
科威特”。有世界七大煤田之一的
神府煤田,有中國陸上探明的最大整裝氣田——陜甘寧氣田。輕工產(chǎn)品以皮革、紡織、毛毯最為出名。名勝古跡有
紅石峽、
鎮(zhèn)北臺、
李自成行宮、易馬城、
楊家城、
統(tǒng)萬城等。
是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國家衛(wèi)生城市 、陜西省園林城市,陜西省環(huán)境保護模范城市
。
榆林市2010年入選首批“
中國愛心城市”
,2012年入選“2012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歷史沿革
據(jù)史料記載,
夏商時,榆林市的部分地方(
神木、
府谷、
佳縣等地)在雍翟族境內(nèi)。
周代為雍州
白翟的一部分。
戰(zhàn)國時為
秦國上郡地。
公元前221年,秦統(tǒng)一六國,始皇分天下為三十六郡,上郡是其中一個。
三國時期,
上郡、
西河郡為
匈奴占據(jù),未設置郡縣。
東晉時期,匈奴王
赫連勃勃在統(tǒng)萬城(今靖邊白城子)建立
大夏國。
公元427年,北魏滅大夏,設立統(tǒng)萬鎮(zhèn),太和十二年(公元488年)改設夏州。
隋
開皇三年(公元583年),仍設夏(治統(tǒng)萬)、長(治長澤,今靖邊境內(nèi))、綏(治龍泉、今綏德縣城)、銀(治儒林,今米脂境內(nèi))四州;大業(yè)元年(公元605年)將綏州改稱上州,三年撤銷州制,設立朔方、雕陰二郡。
隋末唐初,為地方豪族梁師都占據(jù), 自稱梁國,僭皇帝位。
貞觀二年師都被滅,唐復設銀、綏、夏三州,均屬關內(nèi)道管轄。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在榆林東北部增設麟州(治所今神木楊城)。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撒州設上郡(今綏德)、銀州郡(今黨岔)、朔方郡(今白城子)、新秦郡(今楊城)。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撤郡,復設綏、夏、銀、麟四州。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宥州治所由內(nèi)蒙鄂托克旗遷到今定邊境內(nèi)。后唐莊宗李存勖以府谷縣升州(今之府谷)。
五代時期州縣設有夏州(領朔方、德靜、寧朔三縣,均在今靖邊境內(nèi))、銀州(領真鄉(xiāng)、開光、儒林三縣,在今米脂、佳縣境內(nèi))、麟州(領新秦、連谷、銀城,在今神木境內(nèi))、府州(今府谷)、綏州(領綏德、龍泉、延福、城平、大斌五縣,在今綏德、清澗、吳堡、子洲境內(nèi))。
北宋時,榆林市屬永興軍路(初名陜西路),綏州、宥州被西夏占據(jù),未設郡縣,熙寧三年(公元1070年)收復,元符十年(公元1096年)后,得失無常。宋高宗南渡后,又淪為金有,屬鹿延路的一部分,設綏德州、晉寧軍(佳蘆砦),大定二十二年(公元1182年)撤軍設綏德州、晉寧州(二十四年改佳州)。元代綏德州、佳州屬延安路,綏德州領清澗、米脂二縣,佳州領神木、府谷二縣。明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在長城一帶設置榆林衛(wèi),孝宗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九月設立東路神木道,領佳州、府谷、神木三州縣,中路榆林道領綏德、米脂、清澗、吳堡四州縣,西路靖邊道領保安(今志丹)、安定(今子長)、安塞三縣,包括榆林市的定、靖、橫三縣。
清雍正年間,設有榆林府和綏德直隸州兩個省轄行政區(qū)。辛亥革命后,1913年廢府州制度,設
榆林道。后又廢道,各縣由省直轄。中央紅軍到達陜北,1937年
陜甘寧邊區(qū)政府成立,本市除榆陽區(qū)外,各縣先后解放,在原
蘇維埃政權(quán)的基礎上建立人民政府,設置綏德、三邊兩個分區(qū),分別管轄
綏德、
米脂、
佳縣、
橫山、
清澗、
吳堡和
靖邊、
定邊、
安邊(后撤銷)。1944年1月10日從綏德、米脂、清澗、橫山及延屬分區(qū)的子長五個縣各劃出一部分成立子洲縣,屬綏德分區(qū)。當時,神木、府谷之東區(qū)設神府特區(qū),歸晉綏邊區(qū)管轄。1949年6月1日榆林城和平解放,撤銷三邊分區(qū),設榆林分區(qū),管轄榆林、定邊、靖邊、橫山、
神木、
府谷六縣。1950年5月成立綏德、榆林兩個專區(qū)。1956年10月撤銷綏德專區(qū),將所轄綏德、米脂、佳縣、吳堡、清澗、
子洲六縣并入榆林專區(qū),
子長、
延川并入延安分區(qū)。
1958年將十二縣并為榆林(
橫山)、神木(府谷)、
靖邊、
定邊、
綏德(
吳堡、
清澗、
子洲)、
米脂(
佳縣)六縣。1961年所并各縣恢復原制。1968年將榆林專員公署改為榆林地區(qū)革命委員會,為一級政權(quán)機構(gòu)。1979年改為榆林地區(qū)行政公署,為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機關。1988年9月2日,榆林縣改為縣級榆林市。2000年7月1日,榆林地區(qū)行政公署撤銷、設立地級榆林市,原縣級榆林市改為榆陽區(qū)。
行政區(qū)劃
截至2010年12月31日,榆林市轄1區(qū)11縣
、176個鄉(xiāng)鎮(zhèn)、7個街道辦事處、5474個行政村,總土地面積43578平方公里。
榆林市面積43578平方千米,人口335萬人(2010年)。
榆陽區(qū) 面積7053平方千米,人口51萬。郵政編碼719000。區(qū)人民政府駐火車站廣場北側(cè)。
神木縣 面積7635平方千米,人口41萬。郵政編碼719300??h人民政府駐神木鎮(zhèn)。
府谷縣 面積3212平方千米,人口23萬。郵政編碼719400??h人民政府駐府谷鎮(zhèn)。
橫山縣 面積4084平方千米,人口35萬。郵政編碼719100。縣人民政府駐橫山鎮(zhèn)。
靖邊縣 面積5088平方千米,人口32萬。郵政編碼718500。縣人民政府駐張家畔鎮(zhèn)。
定邊縣 面積6920平方千米,人口33萬。郵政編碼718600??h人民政府駐定邊鎮(zhèn)。
綏德縣 面積1878平方千米,人口36萬。郵政編碼718000??h人民政府駐名州鎮(zhèn)。
米脂縣 面積1212平方千米,人口22萬。郵政編碼718100??h人民政府駐銀州鎮(zhèn)。
佳 縣 面積2144平方千米,人口26萬。郵政編碼719200。縣人民政府駐佳蘆鎮(zhèn)。
吳堡縣 面積 428平方千米,人口 8萬。郵政編碼718200??h人民政府駐宋家川鎮(zhèn)。
清澗縣 面積1881平方千米,人口22萬。郵政編碼718300??h人民政府駐寬洲鎮(zhèn)。
子洲縣 面積2043平方千米,人口31萬。郵政編碼718499??h人民政府駐雙湖峪鎮(zhè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