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滿族習俗(一)
瀏覽:
次 日期:2015-06-03
語言文字
滿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滿語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滿族文字創(chuàng)立于16世紀末。宋、金時代,女真人曾有過自己的文字,早期女真文字是從漢字脫胎出來的表詞——音節(jié)文字,但久已失傳。16世紀末,努爾哈赤統(tǒng)一東北各部后,以蒙古字母拼寫滿語讀音,形成一種新的文字,稱為“老滿文”?;侍珮O時期又在借用的蒙文字母上加圈點,用來區(qū)分語音,稱為有圈點滿文或“新滿文”。滿文作為一種官方文字,在清代長期使用,一度成為在全國范圍內廣泛使用的文字,留下了大量檔案資料,成為中華民族文化遺產寶庫中的瑰寶。清中期以后,滿語逐漸被放棄,滿族基本上使用漢語北方方言,只有旗人內部和旗籍官員,在一些特定的場合仍然必須使用滿語。到20世紀80年代,除了東北個別邊遠地區(qū)和新疆的錫伯族少數老人尚能使用滿語外,滿語已經消失了。但是,作為曾經廣泛使用的語言,滿語在許多地方的漢語方言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東北各地和北京等地的漢語中,還保留有大量的滿語語音和詞匯。留居于全國各地的駐防旗人后裔,多操摻雜著當地語音的北方方言,形成一個個的“方言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