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康書畫耀京華 □ 何鐵生 昨晚我給少康(康默如)打電話,請他為我畫展的海報題幾個字,他欣然應允。我說謝謝了,他說鐵生以后不許說這話。 少康幼時便馳名書壇。1972年年僅15歲的他在北京中山公園蘭花室接待文革期間第一次來訪的日本書法家代表團,便懸腕寫下“行萬里路”四個篆書大字,給所有在場的人帶來了震撼。我是在其后的日文版《人民中國》上看到他這幅大篆的,與其一道的則是沈尹默、郭沫若、林散之、費新我和啟功這樣泰斗級大家的作品。他自幼異常刻苦用功,以一種頹筆成冢、池水廢盡的苦行僧式的虔誠與投入在詩書畫印上不竭地磨礪。20歲時就曾出版了《四體百家姓》字帖,印了63萬冊,風行全國。其后又相繼有《四體中國歷史三字謠》、《篆書千字文》、《康默如篆書成語字帖》和《康默如草書成語字帖》等眾多作品問世,向世人全面展示了其兼擅多體、才藝卓犖的書風。僅僅他的草書,就臨習博精,出入《喪亂》、《苦筍》、《風信》諸貼,恪守法度,氣息高古,更得益于孫過庭《書譜》的奇堀雄健。他能在寂寞中隱忍,跨越桎梏,超邁自我。他曾在十余米之長卷上用蘇州仿古帛書寫《少康草書進學帖》(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于質樸中噴勃著興奮,雄奇中洋溢著婉約!他的藝術境界與人的品德合而凝之,倔強率真的性格造就了他縱橫奔放的筆墨、深厚的家學淵源及長期磨礪的功力熔鑄了他的藝術品格。少康之書,力矯時弊,獨標風骨,將遒媚與質樸融為一體,不墜俗流。 康氏一門是國內最負盛名的書畫世家,世稱“五康”。 己故之伯父大康(康殷)是我國著名的古文字學者、書畫家、篆刻藝術大師,是當代書法藝術及古文字學領域一個里程碑式的人物。大康先生生前亦對我寬愛有加。他不僅著述等身,更是我國早期學習海外油畫技法的第一批人,與廣西的老一輩油畫家陽太陽先生同受教于一位日本油畫名宿門下。這使得他真正達到了中西貫通、視野開闊的崇高境界。在《康殷傳》的序言中,著名楚辭大家文懷沙先生不禁用二千五百年前孔子見到老子時的感受比同他對大康先生的曠世驚嘆:我不曾見過馭風的巨龍,但我今天真的見到了! 其父康雍先生早在50年代就享譽書壇,功力過人,嚴謹認真。其書寫的法帖范本不計其數(shù)。早年便有“活曹全”之稱。 四叔康寧先生,1938年生,是我的啟蒙老師,著名的大寫意花鳥畫家,他師承李苦禪,技法嫻熟,畫風高古脫俗,境界深邃完美;少時學寫意花鳥。出手不凡。就學于北京工藝美院。注重寫生,功底深厚,細致工潤。后得苦禪大師無私親灸十多年,勤而習之,得苦老真?zhèn)?。他的大寫意畫,賦形簡潔精練,用筆沉郁痛快,酣暢淋漓,大氣磅礴,墨色深厚多變。除向苦禪大師學習外,他還上溯文人畫之源的陳白陽、徐青藤、八大等明清大師作品,兼取眾家之長,合一爐二冶之。 六叔康莊先生康莊, 1946年12月生于遼寧義縣,長于京華,祖籍河北樂亭。自幼受家庭熏陶臨摹《九成宮》等碑帖?,F(xiàn)任內蒙古自治區(qū)文聯(lián)副主席、內蒙古自治區(qū)文史館館員,為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理事,中國書協(xié)創(chuàng)作評審委員會委員,內蒙古自治區(qū)書法家協(xié)會主席,中國書法教育學會常務理事,呼和浩特市美術、書法、攝影協(xié)會副主席兼副秘書長。享受國務院頒發(fā)的政府特殊津貼??登f從小受家庭熏陶,得其長兄康殷(大康)、次兄康雍指教,30年臨池不輟??登f在書法繼承、創(chuàng)作中于唐楷最勤。其從《九成宮》入手,悟其神理,而得剛勁之趣,取《化度寺》之流麗凝重,《皇甫誕》之瘦勁欹險,《虞恭公》之猛銳傳神,融會貫通。又以歐體為筋骨,以魏書為血肉,在剛勁筆力中透露渾樸之韻。也是有名的書法家,幾年前是內蒙美協(xié)主席、文聯(lián)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理事,據(jù)說現(xiàn)己在京居住。 昨夜近11時少康即己將為我畫展“洲際跨越”題寫的幾頁字送來我家樓下。我們倆人在北京初冬安靜的夜晚聊了一小會兒。我說現(xiàn)在是世界上一個最會寫字的人和一個最不會寫字的人站在一塊兒了。 回家后展開仍有墨香的紙頁,兩行卓然俊逸的草書躍入了我的眼簾:“詩家繪事,洲際遐思……”
(作者簡介:何鐵生,1961年生于北京。畫家,舉辦過國內外多次畫展。1973年師從大寫意花鳥畫家康寧先生學習中國畫。其間得到李苦禪、吳作人、白雪石和王叔暉先生的親授與點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