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會副會長康放心到安康指導族務工作
2014年7月16日,應陜西安康康氏宗親聯(lián)誼會籌委會會長康建國多次邀請,中華康氏文化研究會總會副會長、湖南康氏分會籌備會執(zhí)行會長康放心情系安康族人,帶領湖南康氏分會籌備會副秘書長康國新族人,千里迢迢從湖南長沙來到秦巴明珠---安康,指導安康康氏宗親聯(lián)誼會的組建工作和安康康氏宗祠的規(guī)劃選址工作。在得知安康著名企業(yè)家康宏工貿有限公司董事長康俊欽愿意出資300萬元,在安康修建一座康氏祠堂的消息后,康放心副會長一直牽掛著陜南的康氏族人,他在長沙湘雅醫(yī)院剛做完手術還沒來得及恢復,一出院就馬不停蹄的趕到安康指導安康的族務工作。他代表總會、獻堂會長和湖南梅山大地的康氏族人對俊欽宗親的善舉表示由衷的感謝和欣慰,他指出:目前擺在我們面前的有三件大事需要我們大家共同參與和努力才能完成:第一件就是通族聯(lián)譜的事情。一個家族的族譜是記錄整個家族興旺發(fā)達,播遷繁衍的一部史詩,我們要發(fā)動全族的力量,一定要將通族聯(lián)譜的事情做好,安康和湖南聯(lián)譜還是南八公后裔第六次修譜時聯(lián)系過。時隔近106年,安康都沒有修過族譜,這是整個家族史料的缺失。所以我們一定要重視這一次的修譜事宜,爭取用三到五年的時間,將整個支系脈絡搞清,弄準。爭取不漏掉任何一個康氏族人;第二件就是修建康氏祠堂的事情。修建康氏祠堂是給康人提供一個聚會祭祀和緬懷先祖的場所,是一件大實事也是一件大好事,首先要感謝安康族人的精誠團結,這是我們南八公后裔的驕傲,也為全國康氏族人做了表率。但是在規(guī)劃選址上一定要有大局意識,要有全局觀念。一定要照顧和方便大多數(shù)族人,不能建成某一個小家族和小支系的祠堂,這樣就脫離了總會的宗旨,失去了意義;第三件就是成立安康康氏文化研究會??凳衔幕芯繒怯?009年由康氏族人康獻堂在河南南陽康氏發(fā)祥地發(fā)起成立的,經(jīng)過近5年的發(fā)展壯大,包括寶島臺灣,全國大小分會已建立225個。根據(jù)總會的要求,要在每一個有康人存在的地方都要建立康氏宗親聯(lián)誼會或者康氏文化研究會,讓每一個康人都能找到親人找到組織。另外也是修譜、建祠這兩項工作的必然要求。這兩項工作看似簡單,但是方方面面的工作要做也很繁瑣。安康務必要加強宗親聯(lián)誼會的領導班子建設,可以在俊欽、建國、厚奎等族人的牽頭下,先成立安康宗親聯(lián)誼會籌備委員會,將一些有責任心、有愛心、有奉獻精神、文化底蘊深厚,熱衷于宗族事業(yè)的愛心人士納進聯(lián)誼會領導班子,便于進一步搞好工作。
安康康宏公司董事長、安康康氏宗親聯(lián)誼會名譽會長康俊欽首先代表安康康氏族人對放心會長一行,表示熱烈的歡迎并發(fā)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他首先回顧了今年參加總會2014年年會的感受,對獻堂會長的善舉表示由衷的欽佩,他強調我們安康族人人數(shù)雖然不多,但是我們將盡我們最大的努力,按照總會的精神,把安康宗親聯(lián)誼會搞起來,讓更多的人了解我們安康族人的風采,在湖南梅山五年大祭的時候,我們一定會組織族人回湖南老家去認祖歸宗,我們的先祖于乾隆25年從湖南寶慶府、石馬三都出發(fā),歷經(jīng)磨難,最終來到安康這塊安寧康泰的寶地安居樂業(yè),時隔254年兩地親人未曾相見,這要感謝我們的族內賢達申明大義,成立了康氏文化研究會,通過康氏族人的不懈努力,通過康氏文化網(wǎng)站不斷宣傳,我們聯(lián)系上了家鄉(xiāng)的族人,千山萬水,隔不斷的是親情,血濃于水,改不掉的是鄉(xiāng)音。有機會我們一定要去拜訪和看望湖南老家的父老鄉(xiāng)親們。
安康康氏宗親聯(lián)誼會籌委會會長康建國就安康前期族務工作的開展情況進行了匯報,放心副會長就建國會長匯報的情況給予了一些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次日,在康俊欽、康建國、康厚清、康謹欽、康忠偉、康震華等族人陪同下放心副會長一行驅車2個多小時,冒著酷暑,前往漢濱區(qū)雙溪鄉(xiāng)興宏村考察康氏宗祠的規(guī)劃選址工作,他把帶來的康氏宗祠設計圖紙和康家人一書贈送給了安康的族人。他把總會的精神和湖南老家人的希望傳遞給了安康的族人,并且得到了雙溪鎮(zhèn)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整個活動結束后,放心副會長忍俊不禁,被安康族人的深明大義深受感動,揮毫潑墨書寫了唐代詩人張繼的著名詩篇《楓橋夜泊》,詩篇精確而細膩地講述了一個客船夜泊者對江南深秋夜景的觀察和感受,勾畫了月落烏啼、霜天寒夜、江楓漁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放心副會長借助作者羈旅之思,家國之憂,來表達我們先祖在外遷路上的種種艱辛,對故土的眷戀和對家鄉(xiāng)的不舍。
次日凌晨五點鐘,安康康氏宗親聯(lián)誼會籌委會會長康建國和族人康震華到車站為放心副會長一行送行,珍貴的墨寶潑灑著血濃于水的親情,站臺上依依惜別的身影和緊握的雙手,相約著康家人再一次的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