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風雨同舟(之五)
在抗大學習
世界上最美麗的事情,是與相愛的人同甘共苦、相濡以沫,為美好的事業(yè)披肝瀝膽、患難與共。生命中最優(yōu)美的贊歌,莫過于用真情、智慧和大愛,譜寫一曲感天動地的人生壯美旋律。我們所熟悉的共和國第一元帥夫人康克清,是一位飽經(jīng)風霜,立下赫赫戰(zhàn)功的巾幗女英雄,是中國婦女解放的卓越領(lǐng)導人。她愛工作,愛生活,愛勞動;有著仁慈善良和博愛的襟懷;也有著柔情似水、幽默風趣的一面。
在艱苦歲月和特殊年代,康克清與總司令相親相愛,比翼齊飛,共同進步。在長達數(shù)十年南征北戰(zhàn)的戎馬生涯中,她一邊刻苦學習文化知識,苦練殺敵本領(lǐng);一邊不斷增強政治素養(yǎng),鉆研政治、軍事,力求做到學以致用。在部隊這所大學校、在革命的大熔爐里,她立志不當夫人,要做一個堅強的戰(zhàn)士。在朱德的教導鼓勵下,很快煉就成了一塊名副其實的“優(yōu)質(zhì)鋼”。
康克清在抗大學習的五年,應該說是最為全面系統(tǒng)學習提高的關(guān)鍵時期。她天生聰穎、倔強、好勝心強,求知欲高,凡事都搶在前頭,處處率先垂范,在學習上也不例外。她深知革命不僅要有膽略勇氣,更要有足智多謀的扎實的文化功底。她覺得不能因為自己的底子薄、文化基礎差,而拖學員的后腿。為了迎頭趕上同學,對自己要求非??量獭K胪ㄟ^百分的努力,加倍刻苦補習功課,不讓心緒有絲毫的松懈,不給大腦有空閑的雜念。她正因為懂得充實知識的緊迫性和重要性,所以她更加懂得如何珍惜時間,好好利用來之不易的鍛煉機會。
在學習中,她比別的同志更加吃苦用心,更加奮發(fā)向上,所付出的精力是他人的數(shù)倍。抗大學習的形式,多半采取上理論課,且是上大課。朱德、博古、毛澤東他們講課,講軍事教材,講政治課,也傳授哲學方面的課程。這些大課,無論哪一門,都是很深的學問和深刻的奧秘。這對于她這樣根本沒有進過正規(guī)學校大門的女子來說,談何容易?被挑選來抗大學習的人,都是百里挑一,甚至是千里選一的好苗子,其綜合素質(zhì)和文化底蘊都是比較高的。這些學員中,有的是科班畢業(yè),有的是喝過“洋墨水”的出類拔萃的知識分子。這些同志學起來快,領(lǐng)悟力和理解力都比她強很多。為這,外表堅強、內(nèi)心柔軟溫熱的康克清,曾一度忐忑不安,自卑苦惱,憂心忡忡。
可是她想,身為婦女兒童的領(lǐng)導人及總司令的夫人,凡事都應該比別人領(lǐng)先,要與身份匹配才對。于是,她暗下決心,一定要通過勤奮刻苦、爭取好的成績。可是,要弄懂課本上的知識,并要熟悉其所以然,必須要有扎實的文化功底和超強的悟性,而這又恰恰是她的弱項。怎么辦,別無選擇,只有硬著頭皮勤學苦練,謙虛求教,舉一反三,孜孜不倦地做下每一道難題,弄清楚所有的“來龍去脈”。上課時,她全神貫注,既動腦也用筆;沒能記住的,下課后與同學相互比對,找出紕漏,訂正不足,補上遺漏的部分。別人在玩耍休憩,她躲在房間或走進教室閱讀課本,校對筆記。夜晚睡覺時,她腦子里背誦的、念想的,都是課堂上老師所講的。謙遜嚴謹?shù)淖黠L和吃苦耐勞的個性,為康克清的進步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經(jīng)過主觀努力和不懈拼搏,她從原來的記不住講課老師的話,理解不透的難點,到能夠準確記錄和明白理解課堂知識點和所有的要領(lǐng)。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艱難過程。為之,她克服了常人難以克服的困難和艱辛,揮灑過不少淚水與汗水。功夫不負有心人,她的勤奮好學和資質(zhì)聰穎,最終贏得全校第二的好成績。令所有的師生刮目相看,連連豎起大拇指,紛紛發(fā)出驚嘆和感慨。
她們在抗大學習期間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她白天跟同學一起學習聽課,討論軍事課題,研究作戰(zhàn)要領(lǐng),關(guān)注時事政治,關(guān)注國際風云變幻。休息時間自由活動,散步娛樂、唱歌譜曲、打籃球、玩撲克牌,這些活動大大豐富了學習生活。康克清喜愛體育運動,打籃球是她的強項。她生得一副好身子骨,是跑跳能手,投籃高手,是籃球主力隊員。她身手敏捷,出手不凡,命中率非常高,在賽場上就如一匹“駿馬”、一陣“旋風”,大家都喜歡跟她在一個隊。朱老總也是活躍分子,傳球,運球,投籃,樣樣在行。為了盡量縮小兩隊力量差距,康克清在一個隊,朱老總被分在另一個隊。
朱老總那個隊的隊員,都習慣性地把搶到的球,傳遞給朱老總,康克清一聲:“老總!快把球傳過來!”朱老總很快將接管的球丟在了她的手里,剎那間的功夫,康克清將籃球投進網(wǎng)中了。待對手反應過來是咋回事時,很快冒出一連串:“朱老總,你得看清楚,她不是我們一個組的,你咋這么輕易地上她的當、受他的騙呢?”朱老總回過神時,羞愧難耐,只能表示: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下次一定改正。而一到比賽開始,朱老總的心情總是既激動又犯嘀咕,生怕犯類似的錯誤。他越是小心翼翼,越是容易犯迷糊。等到接到隊友的籃球時,只要聽到熟悉不過的喊聲,他又把球乖乖地遞到了康克清的手中。這時,康克清的心底總是美滋滋、笑盈盈的。
朱老總“犯傻”的機會多了,隊友難免會有意見。朱老總這時候,會充滿內(nèi)疚、態(tài)度謙虛地向隊友作深刻檢討,懇請大伙原諒,并鄭重其事地安慰隊友:一定接受批評教育,不再聽她的“指揮了”。可是,每每打到關(guān)鍵時刻,尤其是雙方的比分不相上下時,康克清見球在朱老總手里緊抱,又會情不自禁地喊道:“老總,快把球傳給我!”他又不假思索,看都不看,把籃球傳給了她。害得對方連連輸球。到后來,人家知道他的“耳根子軟”,故意不把“重任”交給他,免得他無意識地“心慈手軟”。最后,誰都不愿意跟朱老總在一個隊,因為他簡直在幫倒忙。朱老總自己也承認情有獨鐘,已經(jīng)到了無法救藥的地步,實屬無奈之舉啊!大家心底有點怨氣也只好就此消化,誰叫他與敬愛的康大姐是篤信有加,彼此呵護,舉案齊眉,雙棲雙飛的比翼鳥呢。
康克清在抗大這個大家庭中學習生活是愉快的,而且非常關(guān)心學員的思想動態(tài)和同胞的日常生活。當時學員的伙食補助是每人每月三塊多。有一位從白區(qū)來的小妹妹,對那里的學習環(huán)境還很不適應,特別是緊張嚴格的軍事訓練。雖然她的文化功底不差,但是缺少行軍打仗經(jīng)驗以及疊被子、在腿上打繃帶的技能操作。細心的康克清,發(fā)現(xiàn)這位小妹妹每晚都會悄悄在自己的腿上反復地做“小名堂”,這樣一來,休息的時間大大減少,而且她放置衣物也很不規(guī)范。第二天起床時,她總是丟三落四,手忙腳亂地尋找這個,尋找那個的,很難跟上班??悼饲灞阋砸晃婚L者的身份,語重心長地跟她促膝交談,仔細講解,慢慢疏導,并親自示范要領(lǐng)給她看,使她很快掌握了各種技能。有一次,康克清要跟她對照筆記本時,發(fā)現(xiàn)她很粗心大意,重要的難點和必須掌握的知識,她竟然疏忽過去了??悼饲瀹敿磳ζ渑u引導,這位小妹妹立馬意識到自己的不足,趕緊改正了缺點。有一回,她沒有換洗的衣物,康克清趕緊跑回家,找來一套自己沒舍得穿的衣服給他。她愛面子,故意推脫不要。在康克清的善意批評和勸說后,她很快接受了她的一番好意。這套新的衣服穿在身上正合適,她高興得合不攏嘴。為此,她對康克清感激不盡,說康大姐是她學習、生活上的好大姐、好榜樣。
兩條舊毛毯
一天早晨,天還沒亮,康克清大姐被電話鈴聲吵醒。是司令部打來的,說總司令的房子里發(fā)生火情,燒壞了兩條毯子??荡蠼懔⒓磶暇l(wèi)員小高,連走帶跑匆匆忙忙翻過東山梁,小高在后面緊緊追趕,叫康大姐當心不要跌下深溝。五里山路,跑到王家裕,東方剛剛露出一線紅霞。
康大姐一頭扎進屋里,看見老總正在燈下看書,心中一塊懸石落地。這時,王政柱、孫泱、潘開文和李樹槐都來了。屋里充滿了煙熏火燎的氣味,滿地救火時潑的水痕,一灘一灘的,炕上東西全揭起來堆在一旁,中間潑的水已經(jīng)干得發(fā)白,四周還是潮濕的。李樹槐拿過兩塊燒壞的軍用毛毯,中間都燒了一個大洞。兩塊毯子是上下一起鋪在炕上的,下面的那塊燒的洞大些,上面的那塊燒的小些。
老總見康大姐來了,放下手中的書本,取下眼鏡對她說:
“早已沒事了,你還來干什么?”
“光說燒壞了兩條毯子,人也不知道怎么樣了?這里燒成這個樣子,我還能不來看看嗎?”
“是呀,康主任不說別的,只作為直屬政治處主任,總司令這里出了事,她也應該來看看呀!”
幾個參謀幫著康大姐說話。
他們一起向康大姐講述了夜里起火的情況。
頭一天晚上,歡送國民黨委員長天水行營派來的一位姓劉的參議。這人年近六十,是彭老總開完黨中央六中全會時帶回來的,他奉蔣介石之命到敵后考察八路軍的情況,同時負有監(jiān)視任務。他來到太行山區(qū)后,兩位老總向他介紹了情況,又輪流陪他到各地視察,有時派人陪他。老參議看到八路軍依靠群眾英勇抗戰(zhàn),對國民黨軍隊的挑釁進攻則團結(jié)忍讓,越看越受感動。他對兩軍的摩擦講了一些公道話。因為年歲太大,不愿在外面太久,想早些回去。老總也希望他回去向蔣介石報告真實情況,替我們講講話,就叫人買了兩只老母雞,和彭老總兩人歡送他。三人暢談很久,燒坑的火一直未熄??腿俗吆?,老總睡覺時,公務員忘了炕早已是熱的,還像平時一樣添火。老總勞累一天,上炕就睡??辉綗綗?,火力集中的炕中間,先把鋪在下面的炕席燒著,然后又把第一條毛毯燒透,又引著了第二條毛毯。老總在昏睡中覺得身下太熱,滾到炕里面,被燙醒了,嗅到難聞的燒雞毛的糊焦味。睜開眼,只覺得煙霧騰騰,炕上一片紅光,稍微一動,火星劈拍亂跳?;艁y中不辨東西南北,急忙喊叫“參謀”。老總住的是三間兩房,西屋里王政柱聽見喊聲,覺出煙氣和糊焦味,急忙點燈去推老總的門,門從里面插著,無法推開,老總在里面喊:
“參謀!快來看看,怎么起火了!”
王政柱急中生智,跑到門外面,使勁把老總東房的窗戶砸開,喊了一聲:“快來人!總司令的房子起火了!”隨即從窗口跳了進去,打開房門,點著燈。這時,老總已光著腳站在地下,屋里煙霧彌漫,燒紅的炕上火花飛迸。他把老總拉到西房坐下。這時參謀、警衛(wèi)員、公務員全來了,大家一起救火。等把火撲滅,把老總安置在王政柱的炕上睡下,才想起給康大姐打電話。
這時老總插話說:“我不叫他們告訴你,他們堅持要打電話,我就說:‘那就叫她放心,不必過來。’誰知沒等他們講完,你這個急性子就把電話掛了。”
正說著,彭老總過來了,聽見康大姐與朱老總的說話,就笑著說:“急什么?這叫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嘛!”一邊說,一邊拿起兩條濕漉漉的燒壞的毛毯看了看,又開玩笑地說:“全是中間開花,要是補上兩塊紅呢子,真叫漂亮,你想做都怕做不出哩!”
朱老總也給他說得樂起來,轉(zhuǎn)身又對康大姐說:“你要是來住,炕上有兩個人,著火之前,總有一個會先覺出來。”
康大姐也許不想再與他們說笑,走進東房去查看,發(fā)現(xiàn)老總的一塊懷表、一支自來水筆燒壞了,這兩件是他隨身不離、工作必備的寶貝,實在是個大損失??荡蠼惆炎约弘S帶的水筆取下給他。彭總給供給部要通電話,要他們立即給總司令送一塊表來。
早飯后,李樹槐把兩塊毛毯送到供給部的被服廠去修補。他們找到不同色呢子,就在兩面用兩塊紅布剪成圓形縫上。中間絮上薄薄一層棉花,把燒壞的地方補了起來。他們送回補好的毯子,放在外面晾曬,真像彭老總說的,這么一補倒給它增色不少。
這兩條毛毯,有一番經(jīng)歷。1931年12月寧都暴動勝利后,董振堂把他送給朱老總。1936年底,周恩來作為中共全權(quán)代表去西安幫助張學良、楊虎城和平解決西安事變,老總特地把它贈送給周恩來作御寒之用。抗日戰(zhàn)爭開始,朱老總奔赴抗日前線,周恩來又把它贈回了老總。老總此后就一直留在身邊。
發(fā)生這件事情后,康大姐對朱老總的生活格外關(guān)心。每周回去,一再提醒他周圍的人員注意他的飲食起居和安全,并仔細地作一番檢查。新調(diào)來的一個小鬼服務員,把老總的痔瘡膏藥當成牙膏,擠到老總牙刷上,老總嘗出藥的味道才發(fā)覺。從此,康大姐又特別注意每換一個人,都要認真地交待,直到他熟悉應做的事和需要注意的事項。
敵后根據(jù)地生活本來就艱苦,國民黨政府停止了八路軍的供給后,困難就更多了。同志們一邊戰(zhàn)斗,一邊用自力更生、加緊生產(chǎn)的辦法來克服困難。老總為此寫了一首詩《寄語蜀中父老》:
佇馬太行側(cè),
十月雪飛白。
戰(zhàn)士仍單衣,
夜夜殺倭賊。
這年王家裕一帶大旱,朱老總和總部機關(guān)的同志一起支援群眾抗旱,每天擔一個鐘頭水,才回去工作。有一個孤身老漢叫劉瑞林,正為種不上玉茭發(fā)愁。老總知道了,對他說:“老漢不要慌,保證你那一畝玉茭全能種上。”
晚飯后,他帶上秘書、參謀、警衛(wèi)員,借來耕牛、犁耙,只用了兩個晚上,就幫他把玉茭全都帶水種上。
老總還發(fā)動大家開荒種地,植樹造林,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影響大家克服困難,戰(zhàn)勝困難!
這兩條燒壞的毛毯,老總一直繼續(xù)使用。解放戰(zhàn)爭中,秘書兼參謀孫泱調(diào)離老總身邊時,老總把其中一條送給了他。全國解放后,老總才把剩下的那條交給了軍事博物館,并說明了它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