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守忠,字子厚,河南汝陽縣人,住內埠鎮(zhèn)上崗底村,幼年家貧,兄弟七人,堂兄弟十二人中排行老九,人稱“九爺”。
他生于清末,以耕讀為本,精通農活,犁耙揚場,扶耬撒種,樣樣皆通。農閑時,他組織本族青年,看家護院,保一村百姓安居樂業(yè),戰(zhàn)亂時鄰村百姓為躲避土匪騷擾,常到上崗底村避難,深受百姓歡迎。
久而久之,他與蔡店范龍章,東山安明玉、李悅,桂老九等人拉桿子,趟刀客,劫富濟貧,救危扶難,活動在汝州、汝陽、伊川等地,頗有名氣。后來,率部投身于新軍,因他作戰(zhàn)英勇,不怕犧牲,屢立戰(zhàn)功,先后被提升為連長、營長,后因戰(zhàn)斗失利率殘部撤回河南汝陽老家。
歸鄉(xiāng)后,他變賣家產土地,多方籌措資金。重樹戰(zhàn)旗,招兵買馬,再整舊部,收編地方武裝千余人,投奔建國軍統(tǒng)帥樊鐘秀將軍部下,被委任為師長,他秉承孫中山先生遺志,以建立民主共和國為己任,與北洋軍閥石友三殊死奮戰(zhàn),名震豫南信陽、南陽、潢川、光山一帶。
1937年七七事變后,日寇大舉進犯中原,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他毅然攜長子康大和伙同姚武臣等人到黃河北參加了“國民抗日豫東游擊大隊”,范龍章任少將司令。范龍章河南伊陽(今汝陽)人,字卓云,中央軍校高等教育班第九期學員,后任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六師師長,解放戰(zhàn)爭初期隨高樹勛將軍起義,194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凳刂胰沃行8惫匍L,主要在安陽、焦作、山西長治一帶開展游擊戰(zhàn),有力地打擊了日軍。長子康大和英勇殺敵,奮不顧身,壯志未酬,在林縣(今河南林州市)的一場戰(zhàn)斗中不幸以身殉國,至今尸骨未歸故里!
解放戰(zhàn)爭初期,康守忠隨部隊起義。解放后,自認為經歷復雜,干過舊事,主動到縣人民政府坦白登記。政府結論:雖經歷復雜,但歷史清楚,無惡跡民憤,不予追究。因此一直在家務農,后因病久治不愈,駕鶴西歸,終年88歲,葬于祖墳。
(汝陽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