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采訪
——康克清逝世前接受的一次采訪
林喬生
生前最后寫下的8個字是:寫好文章,做正派人。這成了她的絕筆
康克清大姐1992年4月22日逝世了。不幸的消息傳來,所有熟悉她、愛戴她、敬仰她的人都十分悲痛。不久以前,康大姐還在她家里接受我的采訪,一連回答了我提出的20多個問題。而現(xiàn)在,她卻已化為一縷輕煙,升上天空,散落在無盡的蒼穹。我佇立在夕陽西下的八寶山,哀思如潮。
朱老總的孫子對我說:“沒有料到你竟成了最后一位采訪奶奶,報道奶奶事跡的記者,而奶奶2月3日給你寫的那8個字,‘寫好文章,做正派人,竟是她老人家生前最后的一次動筆。”這些,使我本來就沉重的心情更加沉重。
我4月上旬去外地出差之前,得知康大姐住院后,曾打電話詢問病情,答復(fù)說:前一些日子時好時壞,最近幾天情況不錯,奶奶身體底子好,抵抗力強,不會有大問題。然而,到了 4月10日, 她老人家的病情突然惡化,幾經(jīng)搶救,終無效果,于22日永遠(yuǎn)地閉上了那雙慈愛和智慧的眼睛。她的親屬,她身邊的工作人員,誰也想不到她老人家走的這樣匆忙,大家都悔恨不已。
幾天下來,康大姐的音容笑貌不時重現(xiàn)在我的眼前,采訪康大 姐的前前后后,也如同電影畫面一般在我的腦海閃回。
康大姐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革命前輩。我在公開場合多次見過她。我在采訪了康大姐的親屬后,按約定時間來到康大姐的住處。那是個下午,天藍(lán),云白,陽光充足,是北京少有的好天氣。為了給康大姐拍一個很好的近照,我拉上了攝影記者喬天富。
我看了一下手表,剛好是4點鐘,徐維沛秘書迎出門來說,康大姐3點多鐘起床了, 早已在會客室里等候。我心里一陣不安,責(zé)怪自己太死板,沒有早一點動身。
康大姐著一身深藍(lán)色的便服,藏藍(lán)色的馬夾,一雙布棉鞋,面帶笑容,坐在沙發(fā)里,看上去極其慈祥和樸素。我向她敬了一個軍 禮,她連連說:“請坐下,請坐下。”
因為康大姐從四川參加完朱德元帥銅像揭幕典禮后回到北京不久,我們的談話自然是從這里開始。康大姐說: “這次經(jīng)過四川,看到變化很大。從前那些窮山區(qū),老百姓身上就掛一片葉子遮羞,現(xiàn)在卻穿的干干凈凈,而且吃的也不錯。我們共產(chǎn)黨就是為人民辦事的,人民生活好了,我們心里就髙興。”
是的,康大姐的心始終和人民連在一起。我提起了她自己省吃 儉用,卻時常給災(zāi)區(qū)和公益事業(yè)捐錢捐物這件事,她說:“有錢就捐,沒錢就沒法捐。天天在電視上看到水災(zāi),老百姓在受苦,心里不好受。”
康大姐對自己一生的評價:歷來看到自己是一個普通人,做普 通的事……
得過腦溢血,腦血栓疾病的康大姐,雖然腿腳都不靈便,行動靠輪椅,可她頭腦非常清楚,思維敏捷,講話有板有眼。望著她那飽經(jīng)滄桑的臉龐和滿頭如雪的白發(fā),我忽然想起朱老總答一位外國記者問時曾對他自己作了 “一個合格的老兵”這樣的評價,就問康 “您已經(jīng)80歲了,您對自己的一生有個什么樣的評價?”
康大姐從衣襟里掏出手絹擦擦嘴角,沉思片刻后說:“歷來看到自己是一個普通人,做普通的事。一生觀旁人,取長處。沒有想到自己有什么優(yōu)越,優(yōu)越的就是工作。”她的語氣愈加堅定:走過來就是評價。跟上了這個時代就是合格的共產(chǎn)黨員,跟不上的就算掉隊了,對不起人民。我看到他(指朱老總)那么大歲數(shù),和老百姓一個樣,為老百姓做事,為老百姓工作,是‘普通一兵’,我就向他學(xué)習(xí)。說到這,她的眼睛亮了起來,滿懷深情。
應(yīng)我的要求康大姐講起了她和朱老總的婚姻。“我們的婚姻是美滿的。要說有什么遺憾,那就是我對他的幫助少了一些,我們沒有吵過嘴,他總是讓著我,遇到困難,兩個人互相理解,互相幫助,他希望我為人民多做一些事,只準(zhǔn)做好,不準(zhǔn)做壞。”我又問:“您年輕時長的也很漂亮,是什么原因使您和朱老總結(jié)為夫妻的呢?”康大姐笑了一下,說:“談不上漂亮。他要成家,當(dāng)時沒幾個女的可選擇,碰到誰就是誰。”坦誠而直率的話把我逗笑了。
采訪像拉家事一樣進(jìn)行著,康大姐精神爽朗,有問必答,時而幽默一下,大家都很輕松,這時,家人們和工作人員都圍在康大姐身旁, 喬天富架著相機拍照??荡蠼闩ゎ^對郭曉敏說:“把你婆婆叫過來一起照。”我這才知道朱老總的兒媳婦正在屋外為康大姐拆洗一件藍(lán)色大衣。康大姐指著郭曉敏向我介紹說:“這是和平的媳婦。”我說:“我早就認(rèn)識她了!”康大姐說:“我多此一舉了!”我們又笑了。
崇拜、佩服錢學(xué)森、周冠五等人
康大姐一生渴望祖國富強,人民幸福。因此,她非常崇拜那些為黨和國家作出巨大貢獻(xiàn)的人。著名科學(xué)家錢學(xué)森就是其中一人。錢學(xué)森參加會議發(fā)言,她肯定要去聽;凡是有錢學(xué)森的文章、報道她都要工作人員念給她聽。有一次,錢學(xué)森也去醫(yī)院住院檢查身體,康大姐天天問他的怡況,一直到得知錢學(xué)森身體沒有什么毛病時,她才放心下來。對首都鋼鐵公司黨委書記周冠五,她很佩服,佩服他“抓首鋼、對國家貢獻(xiàn)大”。有一次,康大姐身體不適, 她得知全國政協(xié)請周冠五在政協(xié)禮堂做報告時,不聽秘書勸阻,硬要去聽。后來,周冠五發(fā)燒,沒去政協(xié)作報告,康大姐聽的是首鋼黨委一個副書記作的報告。
陪著郭蘭英流淚
著名歌唱家郭蘭英和康大姐是數(shù)十年老相識。郭蘭英去廣東辦 學(xué)之后,康大姐一直惦記著她,說好幾年一直想找郭蘭英。1991 年冬,康大姐去廣州療養(yǎng),工作人員終于和郭蘭英取得了聯(lián)系。第二天,郭蘭英來到康大姐的住處,一見面就激動地一把把康大姐緊緊抱住,康大姐也激動,不住地問長問短,叮嚀郭蘭英一定要把民族的藝術(shù)傳下去。郭蘭英談到她辦學(xué)、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難時流了淚,康大姐也陪著她流淚,臨別時,郭蘭英請康大姐為她創(chuàng)辦的學(xué)校育才樓題字,康大姐回北京后,就寫了“育才樓”三個大字, 讓秘書寄到了廣東。
和所有人一樣,康大姐有她自己的獨特喜好。比如她特別喜 歡聽歌星蔡國慶的歌,說他“唱的好,表情好,人長的好。”一聽蔡國慶唱歌,馬上就有精神了,只要電視里有蔡國慶演出的節(jié)目,不管多晚,她都要等著看,津津樂道,笑瞇瞇的。有一回,有個服務(wù)員在她背后小聲說:“蔡國慶拉雙眼皮了”,不料她聽見了,質(zhì)問:“誰出的餿主意?!”康大姐喜歡自然美,什么擦脂抹粉、穿金戴銀之類,她很反感,特別是不喜歡花花哨哨的人。但康大姐絕不是一個古板和守舊的人,年輕時,康大姐喜歡跳交際舞,在延安時跳的挺好;1948年到西柏坡跳舞,場場不拉;到北京后在春藕齋跳舞,跳的非常開心。“文革”前,她休息時,還喜歡打打麻將,可不喜歡“風(fēng)”牌,不管是東風(fēng)、西風(fēng)、南風(fēng)、北風(fēng),她抓到手里后統(tǒng)統(tǒng)都要打出去。
作為一位進(jìn)入人生暮年的老人,康大姐也時常容易懷舊,好動感情。比如每次去八寶山祭奠朱老總,她總是淚汪汪的,去年 “七一”,電視里播放老故事片《英雄兒女》,她看著看著哭出了聲?;厮拇▍⒓又炖峡傘~像揭幕典禮時,電視臺的同志要她對家鄉(xiāng)人民講幾句話,她面對鏡頭百感交集,足足哭了有五、六分鐘,泣不成聲。
當(dāng)年主席和江青吵架,康大姐去勸
記得我采訪了康大姐的家人和工作人員后,覺得還有一些事情應(yīng)該再問問康大姐,我就又走進(jìn)了她的辦公室,也就是朱老總生前的辦公室。坐在椅子上的康大姐又一一回答了我提出的問題,毫無倦意。
“康大姐,聽說毛主席有一次和江青吵架時,拿小板凳砸她,您去勸架,有這回事嗎?”
“怎么沒有?差點沒把我打著。那時,我們都住在中南海里面,離的很近,他們吵架,我聽見了,不能不去勸。主席脾氣很大,常給江青發(fā)火。”康大姐慢條斯理地說。
“您和江青來往多嗎?”
康大姐回答說:“沒多少來往。有時碰見了打個招呼。她從前給我講,她演戲如何如何地好,我看就那么回事。我們完全是兩樣的人,一個是老老實實的農(nóng)村姑娘,一個是喜歡跑來跑去的時髦女人。”
“朱老總對江青看的慣嗎?”
“看慣看不慣是人家喜歡的人。朱老總能忍讓,她霸道時就讓 她一下,我們很少來往。”
康大姐一生沒有生孩子,但她說不后悔
朱老總為了報答家中兄弟姐妹當(dāng)年節(jié)衣縮食支持他鬧革命的恩情,解放后先后把四川老家的近20個孩子帶到北京撫養(yǎng)、上學(xué)??荡蠼銥榇耸芰税肷?,談到這件事,康大姐說:“我做了應(yīng)該做的。那些孩子來的時候,渾身上下都是虱子,我給他們洗頭,洗頭也不管用,就都給剔光頭。到星期天,都回家來了,吃飯要坐兩桌。”
“聽說孩子們來了后還打架,把家里弄的亂哄哄的,您沒有發(fā) 過一次火,對嗎?”
康大姐接著說:“孩子就是孩子嘛!發(fā)什么火呀!他(指朱老總)那么忙,家里的事情我替他分擔(dān)一些。”“和平一歲多時,您就開始帶著他睡覺,您工作很忙,還為他洗尿布,織毛衣,顧得過來嗎? ”“我不僅帶過和平,家里的其他孩子我也帶過。上班時間我沒有空,干家務(wù)主要是晚上和節(jié)假日。”
康大姐因身體上的原因,和朱老總結(jié)婚后,一直沒有生孩子, 解放初期,她曾請?zhí)旖蛑膵D產(chǎn)科專家俞恩繹教授做過檢查。俞教授說:“你就是懷孕也得做手術(shù),你已有兒有女(朱老總的前妻留下一子朱琦,一女朱敏),還怕將來沒人孝敬你?!”康大姐不僅聽了這句話,還和俞教授成了忘年交。常托人帶點禮物、水果去看望。
康大姐愛讀一些名著,如《悲慘世界》、《紅與黑》、《三國演義》、《紅樓夢》等。愛看一些根據(jù)名著改編的外國故事片和港臺的一些高格調(diào)的言情片,特別是看電影看到多晚都不累。她就是這樣一個時代造就的中國式的女革命家,既保持著勞動人民克勤克儉的本色,與人同甘共苦的本色,又追求美好的精神生活,以豐富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她還愛寫詩,我有幸得到了康大姐于1962年12月1 日,即為朱老總76壽辰寫的一首賀詩:
雄圖壯志依然在,任重致遠(yuǎn)永不歇。
學(xué)詩學(xué)書學(xué)理論,憂國憂民憂建設(shè)。
海量寬宏唯忘我,平易近人眾人說。
奮斗一生服從黨,高齡猶勉共產(chǎn)業(yè)。
朱老總看了這首詩后說:“這是對我一生的真實寫照。”這首詩難道不也是對康大姐一生真實寫照嗎?
我們又交談了約半個小時,我才起身告辭,康大姐連連說“謝謝!謝謝!”我沒太聽清她說什么,問旁邊的人,康大姐開口道:“康大姐說謝謝你!”
我滿載而歸,很快寫出一篇新聞稿,發(fā)表后被幾家文摘報刊轉(zhuǎn) 載。本文涉及到的這些內(nèi)容,都是沒有寫進(jìn)新聞稿中的新聞。
一個月后,天富選了一張朱老總的重孫小朱辰親吻康大姐的照 片放大后,托我?guī)Ыo康大姐??荡蠼阋娏诉@張照片非常喜歡,稱贊拍的不錯。她讓家人把這張照片掛在會客室里。經(jīng)常能看見。這是她生前最后一次拍照。
后來,南京政治學(xué)院的同志請康大姐為電視片《軍人的好母親》題寫片名,南京軍區(qū)某坦克部隊請康大姐為“朱德號”所在團(tuán)題詞,我在轉(zhuǎn)達(dá)他們的請求時,順便提出請康大姐給我寫幾個字,康大姐那邊打來電話,說康大姐都答應(yīng)給寫。沒想到,她老人家2月3日給我寫了“寫好文章,做正派人”8個字后,就再也沒有動筆。2月28日住進(jìn)了醫(yī)院,再也沒有回家,再也沒有回到她居住了幾十年的萬壽路甲15號。
歌星蔡國慶的終身遺憾
連日來, 成千上萬的群眾自發(fā)地來到康大姐的家中悼念她。 一副副挽聯(lián),挽聯(lián)上書寫著人們對她的贊美,對她的追思,對她的懷念和對她的熱愛之情。面對著康大姐的骨灰盒,聽那揪心的哀樂低低地回響,我深深地向這位祖母式的偉人鞠3個躬。我的淚水止不住掉下來。
在悼念大姐的來賓中,有一個年輕人,他就是蔡國慶。他將一束藍(lán)藍(lán)艷麗的鮮花敬獻(xiàn)在康大姐的靈堂前,痛哭不已。我知道小蔡為什么這樣悲傷。那次采訪,我提出既然康大姐那么喜歡聽蔡國慶唱歌,何不讓她老人家見一下“活人”,高興高興呢?大家舉座贊成。第二天,我就通過總政歌舞團(tuán)的郁鈞劍和蔡國慶取得了聯(lián)系,小蔡非常熱情,打過幾次電話詢問什么時候去,一直等著約定時間,終因康大姐不想給小蔡添麻煩,又考慮到把演員叫到家里來當(dāng)“特殊觀眾”有點不妥,而遲遲未能成行??荡蠼阌终f等小蔡在那個劇場演出時她再去看。不久,大姐病重了,現(xiàn)在蔡國慶見到的只是康大姐那帶著笑容的遺像和小小骨灰盒,怎能不叫他痛斷肝腸,遺憾終身呢!
是的,康大姐永遠(yuǎn)地離開了我們,我想,無論歲月怎樣地流逝,她的高風(fēng)亮節(jié),她的博大胸懷,她的正直善良,都將激勵我們?yōu)樽鎳姆睒s富強而奮斗。而她給我留下的絕筆墨跡“寫好文章,做正派人”,將永遠(yuǎn)成為我人生道路上的座右銘,我會銘記在心,受益終身。
康大姐,敬愛的康大姐,您永遠(yuǎn)活在我們中間,您永遠(yuǎn)活在人民心中。
女兒的懷念
朱敏
10年來,每年的這一天,我都在心底深深地懷念她——我的母親康克清,因為她不僅是我國婦女解放運動史上卓越的領(lǐng)導(dǎo)人之一,還是與我爹爹風(fēng)雨同舟、同甘共苦48年的革命伴侶,同樣是幫助教育我成長的慈母。
我是在1940年底到延安后第一次見到我的父親和康媽媽的,康媽媽是井崗山早期的紅軍戰(zhàn)士,在上井崗山的第二年和我爹爹結(jié)成了革命伴侶,從那時起直到爹爹去世,他們共同度過了共患難、長相依、 長相知的48個春秋。
當(dāng)我1953年從莫斯科完成學(xué)業(yè)回國和爹爹與康媽媽共同生活在一起時,才真正體會到她那博大的慈母情懷,她不僅關(guān)心我們的成長進(jìn)步,還幫助我們照顧孩子,把她對爹爹的深情厚愛賦予在我們及下一代身上。
爹爹為了報答兄弟姐妹當(dāng)年節(jié)衣縮食供他上學(xué)讀書, 并支持他走上了革命道路的恩情,在全國解放以后,他不忘當(dāng)年手足之情和慷慨相助的兄弟姐妹,就接他們一家一個孩子到北京來讀書,當(dāng)年一下就來了十幾個,而所有費用全由爹爹與康媽媽的工資負(fù)擔(dān)。雖說當(dāng)時他們兩個屬于高工資,但是要撫養(yǎng)這么多的孩子,學(xué)費、生活費、交通費,以至于每周的伙食費等等,一個月下來,工資也就所剩無幾。十幾個半大不小還在長身體的孩子,每周六從學(xué)校回到家中,要開三桌飯。
那時候,爹爹和媽媽糧油供應(yīng)都有定量,在困難時期,有個季度糧食吃超了,秘書和爹爹媽媽商量,是不是從有關(guān)單位把糧食補上。爹爹和媽媽一聽堅決不同意,說自己想辦法補上這個虧空。有一段時間,特別是休息日時,媽媽就在中南海和京郊的晨霧中,帶著孩子們在樹叢中挖一些可食用的野菜帶回家,讓廚師做成“菜糊糊”,又買回紅薯摻在一起吃。爹爹身患糖尿病,媽媽為了照顧好爹爹的身體,補充他的營養(yǎng),讓廚師專門給他開小灶,做油多一點的菜和細(xì)糧,確保他的身體健康,而媽媽卻帶著我們用紅薯和“菜糊糊”代替主糧,硬是一斤一斤補回了虧空的糧食。
在“文革”中,爹爹和媽媽受林彪、江青一伙的迫害和侮辱,媽媽忍辱負(fù)重,很少將自己的屈辱告訴爹爹,以免讓他擔(dān)心,連累了爹爹的身體。但對造反派污蔑爹爹的不實之詞,她堅強不屈,頂住壓力,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據(jù)理反駁。在媽媽與爹爹共同生活的48個春秋中,他們有過好幾次生死與共的艱險經(jīng)歷。也正是因為他們有共同的經(jīng)歷、共同的志向與理想,使得他們能夠在人生最艱難的時期,共同攜手坦然面對人生。
爹爹在1976年去世后,媽媽把爹爹和她共同積攢的2萬元錢,代爹爹交了黨費。媽媽一生對爹爹的關(guān)懷愛護(hù)、體貼入微我們終生不會忘記。同樣媽媽作為一個女干部,在充當(dāng)事業(yè)和家庭兩種角色中都盡心盡力,當(dāng)之無愧。
在爹爹去世后的16年里,每年的清明節(jié),不管媽媽的工作多忙,不管當(dāng)時在什么地方,她都要趕回北京,帶我們?nèi)グ藢毶郊罀?。?dāng)她病重和彌留之際,還對我和孩子們說:“要好好地、太平地過日子,不要貪污,不要犯錯誤。”
10年過去了,親愛的媽媽,我和我的孩子們每年清明肅立在您和爹爹的骨灰盒前,久久地呼喚您:媽媽!奶奶!老奶奶!我們沒有辜負(fù)您的期望。我和劉錚已離休,孩子們也已長大,我想無論歲月怎樣流逝,您的高風(fēng)亮節(jié)、博大的胸懷,正直善良的慈母之情以及對黨的事業(yè)忠誠之心都將激勵我和兒孫們,在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lǐng)導(dǎo)下,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努力工作,與時俱進(jìn),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