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人成精品免费视频|欧美日韩午夜一区二区|国产精品第一页在线观看|国产成人综合手机在线播放|大哥的女人中文字幕完整版|日韩一级 片内射中文小说|午夜福利18禁国产无码日韩|精品国产51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欄目導航

聯(lián)系我們

康氏文化研究會

地址:河南省南陽市長江路779號
電話:0377-63117878
郵箱:kswhyjh@126.com
QQ: 2404165663   1465588485 

當前位置:首頁 > 族人風采

我心目中的康哥

瀏覽: 次 日期:2022-02-17

我和獻堂大哥是同鄉(xiāng),都是在農村長大的,兩村相連,住家僅距2里地。他是1949生,長我四歲,也算是同齡人了,共同經歷了五六十年代的青少年時期,雖然成年后不在一起工作,但由于是同鄉(xiāng)同齡人,因此共同語言較多,交往甚多,相互了解也深,相處之中,我感到獻堂大哥是一位可敬、可親、可交的人,他身上有許多東西值得我學習,是我心中做人的楷模,我敬佩他在困境中奮發(fā)圖強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敬重他高尚的人品,贊賞他寬廣的胸懷。

人的一生,一帆風順的不多。每個人都會遇到不同的困難和挫折。在困難面前,有的人灰心喪氣,一蹶不振,一生碌碌無為;有的人毫不氣餒,披荊斬棘,勇往直前,獻堂大哥在人生的路上屬于后者。

獻堂大哥的父親是黃埔軍校第十六期畢業(yè)生,曾從軍八年,投身過抗日戰(zhàn)爭。1949年南陽解放后,是溧河區(qū)康莊鄉(xiāng)首任鄉(xiāng)長,但由于歷史原因,受到了不公正的對待。獻堂大哥在青少年時期,可以說是在困境中成長,因父親的歷史問題,在政治上抬不起頭,生活上十分艱難,家中兄妹六人,他排行老大,早早就成了家庭的頂梁柱。小學沒有畢業(yè)就輟學,十五六歲就開始與壯年人干同樣的體力活。為給家庭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條件,二十歲開始學習泥瓦手藝,憑著良好的人品、精湛的技術,被當時的溧河公社選拔為工程隊隊長。1987年,他組建了南陽市恒康建筑有限責任公司,開始了艱苦的創(chuàng)業(yè),把公司打造成一個省級先進施工企業(yè)、質量管理先進企業(yè)、守合同重信用企業(yè)。歷經數載,又先后創(chuàng)辦了上海大眾恒康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金爵花園酒店、南召丹霞大酒店等企業(yè),并先后獲得河南省勞動模范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企業(yè)總的規(guī)模雖然不算很大,但創(chuàng)業(yè)之艱辛可想而知。

金錢是人生存的必備條件,也是很多人奮斗的目標,同時,也是衡量一個人品質的試金石。有些人為了金錢不擇手段,身敗名裂,有多少行政官員因為金錢而成了階下囚。獻堂大哥在對待金錢的觀念上,實現了超越,可以說堪稱楷模。他弄潮商海,誠信經營,始終秉承“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古訓,堅持守法經營。我在工商系統(tǒng)工作二十六年,他從未找過我“開后門”,其做人之正派由此可見一斑。

獻堂大哥有四個子女,五個孫子,把錢留給子孫理所當然,更無可非議,但他首先考慮的是如何回報社會。1989年,共青團中央發(fā)出倡議,號召社會集資辦學,資助貧困學生,他率先響應,當年就資助了數十名家庭貧困的新錄取大學生,更難能可貴的是他三十年來一如既往從未間斷,到目前為止,已經資助了1600余名貧困大學生,他的助學善舉多次被《南陽日報》和南陽電視臺宣傳報道。2016年的一天,他午后看電視的時候,看到中央新聞報道云南昭通XXX山村學校條件艱苦,孩子們上學困難,立即安排公司人員與當地聯(lián)系,給這所學校捐款XX萬元,用于購置衣被、教學設備等。20155月,他出差到湖南瀘溪,了解到一個貧困家庭的小兒媳非常孝敬公婆,伺候婆婆到92歲去世,又精心照顧癱瘓在床8年的公公,至到102歲去世的消息后,他親自登門看望慰問,并捐助10萬元,幫助家庭改善生活環(huán)境。這些年來,他還為家鄉(xiāng)修建橋梁兩座,修建道路XX條,還為臨近的安皋鎮(zhèn)XX小學、康莊小學等學校捐款XXX元。與心系社會、心系公益事業(yè)的慷慨無私相比,自己一家卻顯得有點吝嗇,從不奢侈,總是嚴以修身、儉以克己?,F在,他仍然和大兒子一家六口人,居住在九十年代建的普通單元房里,在南陽以外的任何地方沒有購置房產,自己和孩子們的用車都是普通的上海大眾家庭用車,衣著樸素從不追求名牌,他的這種境界不由人肅然起敬。

改革開放以后,為了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很多姓氏開展尋根溯源,修譜建祠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到目前為止,我所看到聽到的各姓氏家族修譜建祠情況,感覺到康氏文化研究會的情況是最好的。因為,康氏文化研究參與范圍廣泛,不但涵蓋了內地多省市,還包括了臺港澳地區(qū),又輻射到韓國及東南亞多國;組織架構比較健全,多個省市都成立有研究會,經常開展有益活動,弘揚優(yōu)良家風;十余年來,康氏文化研究活動嚴謹有序,有專門班子,季季有刊物、歲歲有年會,成果顯著、族譜清晰,并幫60多個姓氏找到了本源,先后出版了多部書籍,這么大的成績,我感到與獻堂大哥的付出密不可分。在這其中,我贊嘆他的執(zhí)著精神,為了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和康氏優(yōu)良家風,小學畢業(yè)的他刻苦研究古文,在茫茫書海中孜孜求索、細細打撈,與文化學者一起引經據典、侃侃而談,雖年已古稀,為追尋康氏脈絡,奔走于河南、廣東、山東、福建、湖南、四川、江西、陜西、山西、河北、臺灣等數省,訪問座談,查石碑、找資料,尋根求源,獲取大量一手資料,為傳承和發(fā)揚康氏優(yōu)良家風、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所展現出的博大胸懷和無私奉獻精神,更讓我敬仰。為了做好康氏文化研究,他聘請了10余位文化學者,組成專業(yè)研究班子,查資料、撰文章、出刊物,每年舉行數百人的宗親聯(lián)誼會。我曾多次詢問過他,每年需要多大的支出,他總是笑而不答,但我憑自己的經驗粗略測算,每年需支出不少于200萬元。特別是古衛(wèi)國康氏文化苑的建設,他率先垂范,領建最大建筑物——康叔祠,初步預算需4000余萬元,并動員弟弟們也領建項目。龐大的支出,如果沒有寬廣的胸懷、高尚的理念,是絕不可能做到的。

在中國5000年燦爛文化的長河中,按照先賢古人公認的人生成功標志,就是能否做到立德、立功、立言,我感到獻堂大哥基本都做到了。他心系社會,獻身公益,就是立德;他殫精竭力,籌建康氏文化苑,綿延傳承3000余年的康氏文化,此功斐然;在他的倡導參與下,出版了《康氏文化》《中華康氏古代名人》《抗日烽火中的康家人》《尚書選讀》等書刊雜志,不就是立言嗎?

作為同鄉(xiāng)、同齡人,我見證了他艱苦困境中激情燃燒的努力奮斗,目睹了他功成名就時心系社會無私奉獻的高尚品德,感受了他年逾古稀仍不辭辛勞致力傳承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執(zhí)著精神。由衷感嘆!獻堂大哥是我學習的榜樣,做人的楷模。

近日,看到他幾年來嘔心瀝血、親力親為,帶領眾多康姓人傾力打造的古衛(wèi)國康氏文化苑已雄姿初現,美好藍圖即將成為現實之際,我對他的人格品質和人生價值追求的認識更加深刻,也更加強烈地促使我寫下沉積內心已久的話,以讓世人更好地了解這位大哥平凡而可敬的人生,讓天下康姓人更全面了解、認識他何以主導建設古衛(wèi)國康氏文化苑的虔誠敬祖情懷和無私奉獻精神。

編后語  本文作者杜耀先,原任南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長,與獻堂會長有幾十年的交往,兩人真誠相知,情誼深厚,堪稱君子之交。他把稿子發(fā)給編輯部之后,一再叮囑我們:“我認識南陽市成功的企業(yè)家很多,但象康獻堂這樣的人很少見。結合我和他幾十年的交往,我深深體會到一個成功人士人格修養(yǎng)的重要性。特別是結合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倡導開展黨員黨性教育活動、強調建設學習型政黨,以及對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視,我對獻堂大哥的為人做事有了更深的認識。我也是六十多歲的人了,能在相互交往中深入地了解這樣一個人不容易,我由衷地把他視為我的楷模,希望有更多的人真正認識他、理解他、學習他,在平凡的人生中作出無愧、無悔的貢獻。可惜我文筆乏力,難以準確表情達意,誠望不嫌文拙,能借《康氏文化》把我這份心意傳播開去。”我們細讀文章,平實的語言,記述的都是實實在在的過往事實,毫無虛美之詞、溢美之意。我們認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犊凳衔幕芬酝禽d的文章,都是康姓人自己眼中的獻堂會長,能從一位自幼開始和獻堂交往了六十多年的他姓人的視角呈現康姓人敬重的會長形象,相信也是廣大宗親的愿望,在我們的家族文化刊物上登載這樣的文章,也一定有益于弘揚康氏優(yōu)良家風,有助于加強家風建設,更有利于大家了解獻堂會長之所以矢志不渝,執(zhí)著地與德成、叔南、輝宣、維海、俊欽、慶芳、志勇等副會長為代表的當代康姓企業(yè)家們一道,引領廣大宗親同心協(xié)力建造古衛(wèi)國康氏文化苑的胸襟與情懷。為此,特將杜耀先的真情吐露——《我心目中的康哥》刊出,以饗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