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氏得姓始祖為康叔,已為族人們所公認(rèn)??敌障禋v史上赫赫有名的周文王之后,是王族的傳人。那么,在武王、文王、康叔之前,列祖列宗又是誰呢?根據(jù)《史記·周本紀(jì)》、《西周史》等史料考證,覓源如下:
康姓源于姬姓,源于周族,是黃帝的后裔。《元和姓纂》曰:“帝嚳生后稷,至太王,邑于周,文王以國為氏。”上古五帝之一高辛氏帝嚳,是黃帝第五代孫。傳說他有一妻四妃,妻子是有邵氏的姜嫄。
《史記·周本紀(jì)》詳細(xì)而生動地記載了因姜嫄踐巨人腳印而后生后稷的神話故事。后稷出生后,曾三次被拋棄,結(jié)果都被神人所救,故起名“棄”。棄在姜嫄的撫養(yǎng)下長大成人,喜歡農(nóng)耕,民眾都效仿他種植谷物。堯帝聽說這件事后,提拔棄為農(nóng)師。舜帝說:“棄,百姓從前挨餓,你適時播種了谷物,拯救了萬民。”于是封棄在邰地,號為后稷,獨立賜姓為姬姓。
從后稷到周文王,只有十五代。這十五代的世系表如下:
1、后稷(棄)——2、不窋——3、鞠(鞠陶)——4、公劉——5、慶節(jié)——6、皇仆——7、差弗——8、毀隃(偽榆)——9、公非(公非辟方)——10、高圉(高圉侯侔)——11、亞圉(亞圉云都)——12、公叔祖纇(祖紺諸盩)——13、古公亶父——14、長子太伯、次子仲雍、三子季歷(王季、公季)——15、文王。
如果列舉周王朝的開國元勛,第一位偉人應(yīng)該是后稷(棄),公劉則是第二位偉人。自公劉以后,九代世居豳地,守住了公劉開創(chuàng)的基業(yè)。
周文王時,先在歧邑,后遷奉邑(今西安灃水西岸)作為國都,在位50年,死后傳位于姬發(fā),便是史上有名的周武王??凳迨俏渫醯耐椎埽判欣暇?。從血緣關(guān)系上講,他是周文王之后裔,所以康姓乃帝王之后,應(yīng)引以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