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本溯源,衛(wèi)國人的先祖除追到后稷、公劉和古公亶父外,還根系在華夏歷史上有名的周文王姬昌。 1、禮賢下士仁政治國的周文王 周文王姬昌是有賢德的任氏所生,其母太任氏系古摯國大奴隸主的女兒,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大家閨秀,知書達禮?!妒酚洝氛f“季歷娶太任,皆賢婦人,生昌,有圣瑞。”《列女傳》還記載了周文王在母胎內時,就受到了母親的“胎教”。“太任,季歷娶以為妃。太任之性,端壹誠莊,維德之行,及其有身,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傲言,能以胎教子,而生文王”。姬昌從小就聰穎過人,故而祖父周太王曰:“我世當有興者,其在昌乎”。 姬昌的父親季歷被商王文丁殺害后,商王又恐怕逼其反商,激起天下諸侯的反對,于是急急召令姬昌繼位,要求他忠心臣服商朝,不可象他父親那樣,商朝會給他好處。姬昌表面上臣服,但內心卻牢記殺父之仇,發(fā)奮治國,等待報仇的機會。 《史記·周本紀》曰:“公季卒,子昌立,是為西伯。西伯曰文王,遵后稷、公劉之業(yè),則古公、公季之法,篤仁,敬老,慈少。禮下賢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歸之。伯夷、叔齊在孤竹,聞西伯善養(yǎng)老,盍往歸之。太顛、閎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之徒皆往歸之。” 也就是說,由于姬昌“仁治”治國,尤其是禮賢下者,故而有不少的諸侯及賢達之士,聞聽“西伯”仁德,不顧遠道而來歸周,使周國更加興旺。特別是西伯不辭辛苦,從岐山來到渭水,虛心恭敬地請來姜子牙這位足智多謀的軍事家,委以重任,為以后陰謀翦商和治理周國發(fā)揮了巨大作用。 姬昌即位后,創(chuàng)造條件,尋找機會,推翻商的統(tǒng)治。他仿效“王季之法”,北逐玁猶,西攘混夷,在涇水屗滅密須(今甘肅靈臺西南)、阮(今甘肅涇川西南)、共(今甘肅涇川北)等小國,擴大了西邊的疆土,使后方得到鞏固,為向東方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為了與商爭天下,積極提倡“行仁政”,周人禁止暴飲烈酒,過荒淫生活,認真實施使老百姓富裕的政策,節(jié)制征收租稅。姬昌非常重視農業(yè)生產,經常穿著普通人的衣服,到田地中督促農夫,辟土地,種莊稼,打下的糧食除了用于戰(zhàn)爭外,還拿出一部分用來“懷保小民,惠鮮鰥寡”。“用咸和萬民。”他推行井田制,實行“政耕者九一”的輕徭薄賦政策。“仕者世祿,關市幾而不征,津粱無禁,罪人不孥①”,“周雖舊邦,其命維新。”這些政策的施行,與商的殘暴統(tǒng)治形成了鮮明對比,吸引了周圍許多人投奔周地過日子。“虞芮之訟”自行調解之后,周國的影響更大,成為西方一大強國,人們都尊稱姬昌為“西伯”。 當時,姬昌和九侯(或作鬼侯)、鄂侯(或作邘侯)一起,任商朝三公,商紂王殺掉九侯、鄂侯后,姬昌只是嘆息幾聲,遂被崇侯虎污蔑為即將叛商,商紂王早就想除掉姬昌,于是就把他囚禁在羑里(今湯陰縣北)國家監(jiān)獄。 姬昌手下的大臣們設計救主,先用財物買通商朝佞臣費通,而后向紂王貢獻了美女、寶馬及珍奇之物。紂王心中高興,便把姬昌放了回去。 返周之后,姬昌積蓄力量,率兵渡過黃河、東征黎國,吞并了邘地(今河南沁陽西北),勢力深入到商的腹心地區(qū)。接著,攻陷崇城,一舉滅掉崇國,占據了渭南的大片地區(qū)。 此后,姬昌調集人力、物力,在灃水西岸修筑了豐邑(今西安西北)作為東進的據點。與此同時,周采取征伐和懷柔的手段,使江淮、江漢、巴蜀地區(qū)的大部分商的邦國和少數民族部落,大都歸附了周,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局面。 然而,正當要發(fā)動滅商戰(zhàn)爭的最后攻勢的時候,周文王不幸病逝于程(今陜西咸陽東北)。臨死前,他千叮萬囑,要后人一定完成滅商的大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