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康厝林祖先源自何地?
康厝林淵源,因時隔近千年,又無史據(jù)可依,各說不一。很多人猜測康厝林有可能源自入閩始祖康子元公之后裔;有的人說、康厝林祖先是來自河南光州固始的;也有的說康厝林的祖先是當(dāng)兵的等等。都因無史料作為依據(jù)而難于認(rèn)定。
今根據(jù)《同安豪山康氏族譜》中明傳記《祀始明叟考》記載,“按舊譜考載:我家本出光州固始,自二十八承事始、遷同安豪嶺。與龍溪安山二十七承事蓋兄弟也。安山鼻祖二十七承事;則我家當(dāng)始二十八承事矣。然而弗祀者何?安山之后一傳而有德,公登宋紹興進(jìn)士第。而由元入明,改革之際,不遭兵火,典籍猶存,其世可考而知。故其始二十七承事宜也。吾家自二十八承事以來,
未有顯者。至正辛巳,闔門遭屠,僅遺孑孤,典籍散佚,世次莫考。不知子若何子之子,又若何故,雖存其名,而難于序其世。------。”
譜“序”又載:“------吾先不可考其稱。徙自安溪者,蓋考之諸舊譜所載:“居漳之龍溪者,曰二十七承事;遷同之豪嶺者、曰二十八承事。”而承事之稱不知為何?余賞之,至其峚,見其木石,其碑有相類者,則二人蓋兄弟也。
安山鼻祖二十七承事,再傳而有德,公登宋紹興進(jìn)士第,譜籍譔著,世次分明。由宋入元,不遭兵火,則譜籍不致散佚。”
以上譜載,是同安豪山康氏約于明嘉靖間族勢復(fù)興后首次修譜時,因原譜失存,而前往時之龍溪安山考其原譜而記載。古譜中的“明叟”即豪山康氏第七世祖“訓(xùn)奴公”。公生于明初洪武前后,娶妻室三房,五桂耀門,三房子孫派衍至今,古譜自明代起稱之曰“一祖三宗”。明叟為其號,又稱“明叟公”。亦為后一世祖。
“按舊譜考載:我家本出光州固始”; 宋譜清清楚楚地記載著康厝林的源流,是來自河南光州固始。而且,這個記載還是宋代龍溪安山族譜的記載??赡苁且驗榘采降淖遄V今已失存,反而無據(jù)可考。所以,今龍海安山一帶的康氏族人才會流傳“康厝林祖先是當(dāng)兵的”這一傳說。從這一個記載,我們知道了康厝林祖先是來自河南光州固始,而不是入閩始祖康子元公的裔衍支派。那么,既然是來自河南光州固始,真有可能是當(dāng)兵的。而在何年代遷居康厝林?這還有待進(jìn)一步細(xì)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