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人成精品免费视频|欧美日韩午夜一区二区|国产精品第一页在线观看|国产成人综合手机在线播放|大哥的女人中文字幕完整版|日韩一级 片内射中文小说|午夜福利18禁国产无码日韩|精品国产51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欄目導航

聯(lián)系我們

康氏文化研究會

地址:河南省南陽市長江路779號
電話:0377-63117878
郵箱:kswhyjh@126.com
QQ: 2404165663   1465588485 

當前位置:首頁 > 學術研究

《衛(wèi)國文化史考》第十章 衛(wèi)文公的中興及衛(wèi)國第三都(第三節(jié))

瀏覽: 次 日期:2014-06-26

    3、衛(wèi)國中興及對待重耳的失誤

  對衛(wèi)國支持很大的齊桓公,做為一個有作為的政治家,在選擇繼承人上卻大為失策。他死后,齊國又陷入爭奪君位的紛亂中,霸業(yè)也從此付諸東流。

  桓公三個正夫人都沒生兒子,他最寵愛的六個妾卻都生有兒子。但是,一直到他臨死的那年才決定立葛嬴所生的公子昭為太子。其他公子當然不服,就串通著爭位。他的晚年,輔臣管仲已逝,他自己也失掉政治銳氣,愛聽順耳的奉承話,一批專事逢迎之徒贏得了他的信任?;腹≈兀逦还悠鸲鵂幬?。衛(wèi)姬同易牙、豎刁等一批人包圍了桓公的住所,不準任何人出入,將桓公饑渴困死,同時他們大批屠殺宮中不服從的宮人。九位公子互相攻殺達兩個多月,衛(wèi)姬所生之子公子無虧搶到了君位,公子昭逃往宋國。后昭在宋襄公的支持下奪得君位,是為齊孝公。

  衛(wèi)文公在楚丘勵精圖治,任賢用才,使衛(wèi)國很快擺脫了困窘的局面,國力得以恢復。

  《滑縣志》記載了當時衛(wèi)國發(fā)生的幾次戰(zhàn)事。

     周襄王五年(前647年),狄人攻衛(wèi)。周襄王十年(前642年),邢、狄攻衛(wèi),圍菟圃,衛(wèi)文公率兵拒敵于訾婁(今長垣西北),狄?guī)熗巳ァ?/p>

  《左傳·僖公八年》也曰:“冬,邢人、狄人伐衛(wèi),圍菟圃,衛(wèi)文公以國讓父兄子弟及朝眾,曰:‘茍能治之,燬請從焉。’眾不可,而后師于訾婁。”

  菟圃在今河南長垣境內(nèi)。

  邢國為什么會同衛(wèi)國為敵呢?邢國是周公第四子的封國,地在今河北省邢臺市。周成王所封,姬姓,侯爵,有資料說周公旦第四子姬苴,又稱邢靖淵為初封,邢國先后傳二十世,歷五百余年,國都邢臺,疆域主要在太行山以東,滹沱河以南,漳河以北,故黃河以西,包括今邢臺全部,兼涉石家莊、衡水、邯鄲、臨清之一隅,面積約2萬平方公里。邢國是西周王朝封建的諸侯國之一,在當時我國北方占有重要地位。

  周初邢地是戎狄頻繁活動的地區(qū),邢國肩負著阻止戎人東出太行,騷擾周疆的重任,同時可聯(lián)絡齊、衛(wèi),并與北方的燕國遙相呼應。邢國自建國開始,就與河北北部的戎狄長期征戰(zhàn)。春秋之初,邢侯曾大破北戎,前662年,“狄伐邢”,《呂氏春秋·簡選》曰“中山亡邢”。狄人所建的中山國在春秋早、中期已十分強大,這次伐邢導致邢國的滅亡,雖然齊國救之,也無濟于事?!洞呵?middot;僖公元年》載:“夏六月,邢遷于夷儀。”前659年在齊國、宋國、曹國軍隊的支持下,邢被齊桓公遷到了今山東聊城的西南部。

  邢國與燕國、中山國、晉國、齊國、衛(wèi)國的關系:

  邢國和燕國是同一時期封建的姬姓之國。燕國為召公之嗣,邢國為周公之嗣,同為周文王的后裔,是河北省在西周時期的兩大侯國和文化源流。據(jù)《麥彝銘》載,周成王在冊封這天,在辟雍隆重接待邢侯,冊禮完畢,賜給邢侯銅戈與臣屬二百家,恩準邢侯“用典王命”,按天子禮制建城,出行使用周王的車馬服飾。邢侯返國后,高筑邢侯臺,表示效法父親周公,屏衛(wèi)周王朝。邢的版圖和實力一度得到增長,為過往境內(nèi)的燕國貴族提供了方便,因此和燕國的關系一直很好。

  邢國和魯國是一對兄弟之國,皆為周公的嗣國,魯國為周公長子伯禽代父封國,邢國是周公四子靖淵的封國,周公創(chuàng)建新禮制,其嗣國魯國、邢國是嚴格按周禮之制建立的國度,是禮儀之邦的典范。

  邢國與齊國是世代聯(lián)姻的盟國。齊國是姜太公的嗣國,兩周地域相鄰,隔河而望,為世代姻國和歃盟之國,關系密切,歷史上既有齊桓公為救邢而大戰(zhàn)中山國之事,也有邢侯為了齊國而開戰(zhàn)衛(wèi)國的記載。而且齊桓公救邢在歷史上被稱作“救中國”,可見當時“中國”這個詞的內(nèi)涵核心就包括了邢國在內(nèi)。

  邢國與中山國是世代敵國,早在邢國封建初期,周王便有以邢國為紐帶,聯(lián)絡燕齊,屏藩戎狄之意,因而特賜邢侯統(tǒng)領周邊諸侯,在黃河之西、太行之東有開征伐戰(zhàn)事之權。西周至東周時期,邢侯以一己之力,數(shù)次打敗戎狄,與狄人抗衡數(shù)百年,很好地屏障了周邦,得到了諸侯的廣泛贊譽。東周末期,邢國衰落,狄人多次伐邢,邢國被迫遷都夷儀,成為邢國的恥辱。

  邢國與衛(wèi)國關系復雜,由于同為姬姓封國,又同為齊國的聯(lián)姻之國,也都得到齊國的救助,邢國還曾收留衛(wèi)國的太子,助其登位,長期以來兩國關系密切,后來因衛(wèi)國與齊國反目,大概是公子無虧被齊人殺害,其他各公子對抗聯(lián)軍,被宋、曹、衛(wèi)、邾國擊敗,聯(lián)軍立太子姜昭,是為齊孝公。北狄、邢國又勾結起來,圍蒐圃(今長垣),對衛(wèi)國發(fā)動了戰(zhàn)爭。

  什么為圃呢?到了春秋時期,列國都有了自己專設的種植菜果的園圃,例如見于《左傳》、《國語》等書的記載,魯國有蒲圃、鄭國有原圃、衛(wèi)國有菟圃、晉國有桃圃等。這些園、圃的規(guī)模是相當大的。苑圃中雖可能種植一些菜、果,但主要是放牧野生動物以供天子諸侯游獵之用。按《孟子·梁惠王下》的記載:“文王之囿方七十里。”“齊宣王之囿方四十里。”狄、邢圍攻衛(wèi)國的菟圃,衛(wèi)文公當然是不甘心被侵的。所以《滑縣志》才曰:“衛(wèi)伐邢,以報上年菟圃之役。”

  另外,公子無虧去世,齊衛(wèi)反目,邢站在齊國一邊,并曾在邢陪都夷儀城與齊國歃盟謀國,使得衛(wèi)國懷恨在心,并處心積慮,派間諜入邢,利用時機和優(yōu)勢兵力,最終滅掉了邢國。

  所以《滑縣志》又曰:“衛(wèi)滅邢”。

  史料說,前635年亡而復興的衛(wèi)國,把同姓的邢國滅掉,邢國的最后一任國君是邢元公。

  然而邢衛(wèi)反目的結果,固然使得邢國國滅,卻也使得衛(wèi)侯背上了滅同宗的罵名,史稱“衛(wèi)滅同宗,春秋無義戰(zhàn)”,開啟了一個很不好的沒有正義可言的中國混亂時代,衛(wèi)侯也得到了“毀”這個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幾個否定性的謚號之一。

  《史記》曰:“二十五年,文公卒,子成公鄭立。”

  《滑縣志》曰:“衛(wèi)文公死,在位25年。子成公鄭立。文公即位于國亡之際,發(fā)憤圖強,初有兵車30乘,晚年至300乘。”

  衛(wèi)文公做為一個衛(wèi)國的中興之君,他的功績,他的賢達,他的勇武,他的謀略,在歷史上頗受人尊敬。但他的另一個失誤是,在他生前,晉公子重耳逃亡路過,衛(wèi)文公沒有以禮相待,造成了后裔的麻煩。

  《史記·衛(wèi)康叔世家》又曰:十六年,晉公子重耳過,無禮③。十七年,齊桓公卒④。二十五年,文公卒⑤,子成公鄭立。

  譯文:十六年,晉公子重耳逃亡路過,衛(wèi)文公沒有以禮相待。十七年,齊桓公去世。二十五年,文公去世,兒子成公鄭即位。

  晉國是武王子唐叔所封的國家,初封于今太原,稱為唐國。唐叔虞之子燮父遷都于晉水旁而改國名為晉。燮父的孫子成侯遷于曲沃(今山西聞喜縣),穆侯(前811年—前785年)遷到絳,即今山西翼城縣,故又稱翼侯。晉景公十五年(前585年)遷都新田,晉獻公滅虢、虞兩國,控制崤函通道,阻隔秦人東出。

  正當東方齊桓公霸業(yè)衰落,宋襄公想當霸主的美夢破滅時,一個新的爭霸人物——晉文公(前636年—前628年在位)卻出現(xiàn)于北方的晉國。

  晉文公的一支出自成師。成師是晉穆侯的第二個兒子,是晉國的小宗庶支,成叔的侄子晉昭侯把他這位叔父封在曲沃,稱為曲沃桓叔。但桓叔卻聚集力量,收攬人心,同國君對抗。公元前739年,大夫潘父殺死昭侯迎接桓叔為晉君,晉人反對,于是立昭侯的兒子孝侯。

  桓叔死后,其子莊伯于前723年殺了孝侯,但仍然遭到晉人的抗拒,晉人又立孝侯弟郄為鄂侯。公元前718年,莊伯在周王室支持下,聯(lián)合鄭、邢等國攻鄂侯,鄂侯逃到隨邑(今山西介休西南),不久周桓王又立鄂侯子光為晉哀侯,使晉國出現(xiàn)了哀侯、鄂侯和莊伯并存的局面。

  前716年,莊伯死,武公繼位,前709年攻殺哀侯,又先后殺死小子侯和緡侯,公元前679年,武公控制了整個晉國,他把晉公室的寶器都送給周王室。這時,桓公已死,周僖王受賄,正式封武公為晉侯,允許擁有一軍的兵力,但仍是一個小國的規(guī)模,力量并不很強。

  從桓叔到武公,經(jīng)歷了67年的斗爭,晉國的小宗終于統(tǒng)治了晉國。

  武公死后,其子獻公立,他殺死桓叔的族人,安心專力向外擴展,先后滅掉了耿(今河津縣境)、霍(今山西霍州)、魏(今山西芮城縣),又命太子申攻狄人東山皋落氏,并滅掉了虢、虞兩國,其疆域西到黃河與秦為界;西南到三門峽一帶,扼住了桃林關塞;南到晉豫交界處;東達太行山;北與戎狄相接,成為北方的大國。

  晉國在當時本可以順利地踏上霸主的地位,但由于獻公寵妾驪姬在晉制造了一場爭奪繼承權的內(nèi)亂,使晉一時無暇外顧。

  獻公伐驪戎時,得到兩個美女,均收為妾,后立其長為夫人,就是驪姬。她很受獻公寵幸,生子名奚齊,陪嫁同來的妹妹又生一子名卓子。獻公前夫人齊姜生申生,已立為太子,又娶戎人二女分別生了重耳和夷吾。驪姬為使奚齊繼承君位,設計把獻公的其他兒子封到外地。以加強邊防為由,讓獻公派太子申生到曲沃,重耳到蒲(今山西隰縣西北)、夷吾到屈(今山西吉縣北),留在獻公身邊的只有奚齊和卓子。接著,驪姬設計把太子送來祭祀生母的祭肉下毒送給獻公。獻公欲啖時發(fā)現(xiàn)有毒,驪姬挑撥說太子要毒死父親,好早當國君。申生聞知此事,知無法申辯,逃回曲沃自殺。驪姬又對獻公說這事重耳和夷吾也知道,獻公信而不疑,派人去捉重耳和夷吾。重耳逃入狄人中,夷吾逃到梁國(今陜西韓城)避難,其他公子相繼被逐,國內(nèi)立奚齊為太子。獻公死,奚齊為君,大臣里克與丕鄭想迎回重耳,于是攻殺奚齊,茍息又立卓子,里克又將卓子殺死。因國內(nèi)互相殘殺,重耳不愿回國,周襄王會同齊桓公、秦穆公在公元前650年,把在梁國的夷吾接回國為君,就是晉惠公。國內(nèi)動亂使一度強盛起來的晉國再度衰落下去。

  驪姬之亂,重耳從蒲城逃到狄族,在狄人那里住了12年,沒有機會回國,于是就到齊國去。

  經(jīng)過衛(wèi)國時,衛(wèi)文公沒有禮遇重耳一伙人,弄得中途沒有糧食,便向當?shù)剞r(nóng)民討飯吃。

  重耳到了齊國,齊桓公給予熱情接待,送給好馬80匹,并把公室女兒嫁給他,重耳在齊國生活比較安定,不想再過流亡生活。隨從者認為這會有“懷安敗名”的危險,于是狐偃與齊姜設計將他用酒灌醉塞進馬車,先后到了曹國、宋國和楚國,后來來到秦國。

  這時,晉國是惠公之子太子圉即懷公在位,懷公曾在秦作人質(zhì),秦穆公把女兒嫁給他,稱懷嬴,他卻扔下懷嬴,悄悄從秦國逃回晉國。穆公很生氣,決定幫助重耳而把懷嬴嫁給重耳。

  公元前636年(魯僖公二十四年),秦穆公派大軍送重耳回國,跨過黃河,奪取了晉的令狐(今山西臨猗縣)、桑泉、白哀三地。秦國又派公子摯到晉軍中作瓦解工作,秦晉兩軍迅速攻占晉都,懷公被殺,重耳即位為君,就是晉文公。

  晉文公即位后,采取“信宜于諸侯”的措施,執(zhí)著反叛的王子帶,交給襄王處死。獨得了安定王室的功勞。

  接著,擴充軍隊,“蒐于被廬,作三軍,謀六帥”。利用演習時乘機擴大軍隊,把國人和野人都編在正規(guī)軍里,把獻公時的二個軍擴大到三個軍。為加強軍事化,還實行軍政合一的制度。由于晉文公采取“尚賢任能”的用人方針,晉國的軍隊成了當時最強大的軍隊。

  內(nèi)政整頓就緒,晉文公開始向外發(fā)展,展開圖霸的活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