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人成精品免费视频|欧美日韩午夜一区二区|国产精品第一页在线观看|国产成人综合手机在线播放|大哥的女人中文字幕完整版|日韩一级 片内射中文小说|午夜福利18禁国产无码日韩|精品国产51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欄目導航

聯系我們

康氏文化研究會

地址:河南省南陽市長江路779號
電話:0377-63117878
郵箱:kswhyjh@126.com
QQ: 2404165663   1465588485 

當前位置:首頁 > 學術研究

讀《康誥》有感

瀏覽: 次 日期:2019-08-01

    《康誥》是周公姬旦代成王向衛(wèi)國康叔封發(fā)布的治國令詞。它同《酒誥》、《梓材》一樣,為康叔治理衛(wèi)地提供了有效的施政方略。
    周朝克殷之后二年,武王因積勞成疾去世了。這時,年幼的成王姬誦即位。周公從國家的大局出發(fā),主動承擔起治國理政的大任,代成王攝政當國。成王即位三年(前1040年)時,發(fā)生了武庚挑起的“三監(jiān)”之亂,周公奉成王命果斷率師東征,及時予以平定。因周公與康叔兄弟和睦,康叔支持周公攝政,并隨周公平叛和征伐東夷,得到了周公的信任。所以,平定“三監(jiān)”之亂后,周公便把殷商的京畿之地及殷遺民七族封給康叔,建立了衛(wèi)國,因擔心康叔年輕,且沒有統(tǒng)治經驗,封衛(wèi)后治理不好殷人故地,特向康叔發(fā)布了《康誥》。
    《康誥》不僅是衛(wèi)國治國理政的典章,為康叔提供了在政教與刑罰方面需要把握的安邦良策,而且也從深層展示出周王朝的德政理念,體現了周公高瞻遠矚、未雨綢繆的戰(zhàn)略思想。他站在國家的高度,審時度勢,深謀遠慮、緊緊圍繞周朝興起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提出了如何建設國家的方略。周公這種不謀權,而謀政;不謀位,而謀國的胸懷令人肅然起敬。我們今天重讀《康誥》,既可以從中學到“治”國的寶經,亦能夠從中得到經商之教益。
     一、以德服人,以法治國
    德是指一個人的道德、品行、人格、操守,而德教則是以德勸導臣民的政治措施體現。在《康誥》中,周公首先提出治理衛(wèi)國,崇尚德教,用德政教化百姓。一是要繼承文王的德教思想,“惟乃丕顯考文王,克明德慎罰”。文王之所以造周,克明俊德。德行于天下而天下安,以德服人而天下大服。“施政而物若聽,會則行,禁則止,就在于德,務崇文之謂也。”告誡康叔要隨文王之志,大受于天命于其國,其民為善而悅豫也。而順于德,安民即所以裕身。二是敏德仁義。德教的實質體現在“慎”,不欺侮無依無靠的人,善用值得重用的人,尊重那些應該尊重的人。只有尊重臣民,才可開創(chuàng)出“殷民世享”的治衛(wèi)局面。三是德行于己。要使殷民聽從主張,必須用美德指導自己,告誡不要貪圖享樂,臣民才能擁戴你。
    法是一個為確保國家社會穩(wěn)定、臣民安居樂業(yè)而制定出的規(guī)矩,也是社會和諧發(fā)展的重要武器。沒有法規(guī),不成方圓,因此,國家只有依靠法治才能進步,民眾只有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事才有秩序。法體現統(tǒng)治階級的意志,《康誥》本身就是治國之法。處理訴訟案件,公布有關法律,以約束民眾。但用法時,不能不分清紅皂白,更不能以個人意志為轉移。一方面要教育臣民遵法守法,另一方面要對違法者予以懲罰。對那些危害國民、作威肆虐,完全違背王命,危害老百姓利益的人,不管他是庶子、訓人、正人、小臣、諸節(jié)等官員,均要依據法律來處罰。要告訴諸侯國的國君,教育好他們的家人和內外官員。“乃大明服,言君大明而民服也”。只有威懾應該威懾的人,并把這些做法顯示給百姓,百姓才能不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周公告誡康叔,刑罰要謹慎嚴明,分清過失還是故意,要區(qū)別對待。對于不遵守大法者,無論是普通百姓,還是“外庶子訓人”者,皆刑之無赦免,概不例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實踐證明,德化教育與量刑處罰并舉,是治理國家兩手都要硬的法寶。
    反觀現代企業(yè)管理,亦可從《康誥》中得到啟示,也應以德為先,德政治理。不僅對員工選拔注重德的素質,而且要經常對其進行德的教育,使他們思路對、方向明、行為正。領導者也應該用和順美德修養(yǎng)自身。德中體現了誠,誠懇待人,誠心做事,誠信經商,做一個開明的老板。在經濟往來方面,要嚴格執(zhí)行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不做違規(guī)的生意。同時,作為公司,要制定一整套包括人財物的內部管理制度,用法規(guī)管人管事管錢管物,使制度產生效益。并不斷根據變化了的情況,適時修訂規(guī)章制度。定期不定期的進行法制教育,從企業(yè)管理者到員工,都要學法知法,守規(guī)遵章,這樣,企業(yè)才能正常運行、健康發(fā)展。
    二、以安治民,以人為本
    國家穩(wěn)定,人民安寧,是統(tǒng)治階級所要追求的目標?!犊嫡a》告誡康叔,要國安,首先要把老百姓管理好。水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百姓亦水也。言民之怨不在大,亦不在小,恒起不意,當順擾其不順者,懋勉其不勉者。只要你對臣民好,臣民就會擁護你。“唯王受殷民而安之,王方受保殷民。”因此,只有把老百姓治管理好,國家才能安寧。
 《康誥》中治國的核心,除了德教法制以外,其中一個就是用好人的問題。法是人制定的,又要靠人去執(zhí)行。以人為本,靠智力取勝則是《康誥》中一個鮮明的特征。它告誡康叔,在治理殷民時,一定要將殷民中德高望重的老者放在心上,關心他們,使他們在殷民中發(fā)揮作用。要向古代賢君哲人求教,用他們的才智、威信影響臣民。只要努力聽取臣民的好意見,并去殷地遍求殷商圣明先王的治國之道為我用之,使臣民感到信任他們,才可安心為朝政服務。告誡康叔要善于任用值得重用的人,要使不順從的人變得順從,不努力的人為其努力。切記不要使用不好的計謀,不要采取不合法的措施。善用民間智才皆大,善聽大眾之音為上,善于團結反對過周朝的人為宜,集天下之大成為我用,群策群力治理好國家。
    現代企業(yè)商務活動,亦當以人為本,務求安全。安全本身就是效益。人要安全,財物要安全,車輛要安全,安全方可穩(wěn)定。只要關心員工的疾苦,合理分配員工的勞酬,使他們安心,方能為公司出力獻策,以主人翁的姿態(tài)不僅把任務完成好,而且所作所為能使老板放心。曾經有些公司因拖欠農民工的勞務報酬而引起社會不穩(wěn)定的有之。因此,把員工當作企業(yè)公司創(chuàng)造財富的上帝,用正能量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量才就位,唯才是舉。同時,要充分挖掘員工的隱性知識。一個人的潛能是無限的,信任他們,培訓他們,給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好的工作環(huán)境,大力支持創(chuàng)新者,激勵貢獻者,員工就能一心樸在工作上,全心全意為公司、企業(yè)創(chuàng)造更多更好的效益。
    三、以身作則,不辭勞苦
    《康誥》告誡康叔,除了以德教化于臣民,以法約束臣民,以智培育臣民外,還有一條就是制法者,首先要守法,以身作則,模范帶頭,才能使制定的法規(guī)為廣大民眾所遵行。一個國王的威信來之兩個方面,一個是職務威信,一個是個人的聲譽威信。法律將王者推向寶座,是臣民的領袖,那么,你在王位就要為臣民服務,為老百姓當好家,但若你作威作福于人民的頭上,不以人民的福祉為己任,人民就要推翻你。中國歷代封建王朝中的當權者,凡是沉醉于花天酒地、貪圖享樂,任意揮霍人民財富的都沒有好下場。因此,《康誥》告誡康叔,治國一是要嚴明執(zhí)法,不要以個人的意志去判斷和衡量一切是非。二是要孝親愛友。做兒子的就要恭敬服侍自己的父親;做父親的就要愛憐他的兒子;做弟弟的就要尊重哥哥;做哥哥的就要友愛弟弟。這樣親善和友,家庭和諧,社會才穩(wěn)定。三是要身體力行。要愛護臣民,就像保護自己的親人一樣,努力施行德政,安定殷民之心,顧念他們的善德,寬緩他們的徭役,豐足他們的衣食,眷顧他們的德行,盡心盡力,不貪圖享樂。“若惟為威虐于民,放棄王威是也。”
    作為公司或企業(yè)的上層管理者,也應具有以身作則,不辭勞苦的良好素質。一個英明的企業(yè)領導,不僅表現在決策用人方面,而且還表現在個人的行為的效應方面。作為一個公司企業(yè)的領導,如果不注重自己的影響力,,那么最終只能是一個喪失威信的老板。因此,企業(yè)的領導者只有身體力行,帶頭執(zhí)行公司、企業(yè)制定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以嚴格的執(zhí)行力為員工作榜樣,這樣,他才能樹立自己的權威。同時,又要身先士卒于員工之中,了解他們的吃住行,從細微處關心他們,贏得員工的敬重。實踐證明,領導者的言行就代表著權威,領導者的身體力行就能無聲地發(fā)揮作用,領導者的嚴以律己就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益。
    《康誥》通篇貫穿周王朝倡導的“明法慎罰”的執(zhí)政理念,康叔治衛(wèi)要堅持德教與法治相結合。康叔治衛(wèi)的實踐證明,這是一條行之有效的治國方略。要使國家穩(wěn)定,民眾安居,必須德法兼顧。民心安,則國盛;民若樂,則政通。
    借古明今,《康誥》在今天仍有積極意義。盡管社會在發(fā)展進步,但其思想精華對做好社會管理或企業(yè)管理工作,都可以從中得到借鑒和啟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