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親康朝國(季一公后裔),生于1926年,民國時期服兵役打日本鬼子。解放戰(zhàn)爭時期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0年冬奔赴鴨綠江抗美援朝。后轉入省公安部隊,1962年才復員回鄉(xiāng)。在村里當生產(chǎn)隊長、大隊民兵營長、黨支部委員。最后因公殉職,犧牲在水庫建設工地上。公社黨委授予“農(nóng)田基建革命烈士”稱號。父親英年早逝,年僅49歲。公社舉行了追悼會,給我父親立了一塊“烈士碑”,還給了我家撫恤金150元。母親從此孤身一人養(yǎng)育著我們?nèi)值?,我是長子,年僅15歲,小弟還不滿9歲,個中艱辛,可想而知!
小時候,我們兄弟經(jīng)常把玩父親的功勛章。但父親從不提及他從軍10多年的輝煌經(jīng)歷。他只一心為公,全心全意為民服務,帶領社員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生產(chǎn)隊里沒有一個不佩服他那種毫不利已、專門利人的精神。毎當關鍵時刻,他總是沖鋒在前,而在利益面前卻總是先人后己!
我記得家門口前上下有2口大水塘,水蓄滿時最深處有六七米,灌溉著全隊100多畝農(nóng)田,這是隊里抗旱保豐收的命根子。有一次,春寒料峭時,塘壩底下的閘門突然透水了,村民們驚呆了,巨大的漩渦,誰也不敢下水,這時只見我爹奮不顧身,趕緊揉搓幾團泥巴,然后雙手舉起,縱身一躍,潛到水下,反復幾次,才用泥巴在水下將穿孔的閘門填緊堵住。當時,我看到父親久久不見冒頭,急得直哭,生怕他淹死了。當渾身濕透的父親露出水面時,站在塘岸邊關注的鄉(xiāng)親們提到了嗓子眼的心才放下來。保住了一塘水,就保住了豐收。
不記得是哪一年了。隊里一頭老黃牛從河崖邊摔到河里摔死了,河谷陡峭幽深。大家不知咋辦?我爹說有辦法,他帶一把屠刀,挑一擔谷籮,從河岸邊砍開荊棘,下到谷底,把浮在水面上的牛牽引過來,他坐在牛肚子上,一手扶著牛腿,一手用扁擔作漿向前劃行1000多米遠,好不容易才將牛游到河壩處,他把牛解剖后,擔回村里。先把最好的牛肉分給各農(nóng)戶,最后自已只留一份牛雜碎了。社員們建議給他記雙份工分,爹說不用,小事一樁,這是應盡的義務。
七十年代初的一個歲末,我們生產(chǎn)隊院子里突發(fā)大火,一時間,濃煙滾滾,劈哩叭啦,火苗直竄席卷整個村莊,正屋、拖屋、倉庫丶豬欄丶牛欄、廁所毀于一旦,焚燒殆盡。雖經(jīng)奮力撲救,切斷火路,使火勢不再蔓延,才保住了離院子中央稍遠的周邊幾棟房屋。為撲滅大火,我爹一馬當先,冒著濃煙,提著鋤頭飛身上房切斷火源,渾身熏得墨黑,鄉(xiāng)親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災后爹把人們集中到我家里,安撫受災戶,和媽一起為大家燒水做飯,拿出家里的衣服分發(fā)給最需要的人,想盡千方百計,幫助受災戶解燃眉之急,同時向大隊、公社以及周邊村落村民請求援助。在他強有力的組織指揮下,不到半年功夫,10多戶受災群眾家家建起了新房,生產(chǎn)生活恢復了正常。
1973年底,我14歲高中畢業(yè)了。全大隊包括我在內(nèi)僅有3個高中生,次年有一個推薦工農(nóng)兵學員上大學的名額,大隊支書安排我去讀大學,可爹要那個已在大隊當民辦教師的同學去讀,理由是這個人沒有父親了,應優(yōu)先照顧。支書要我頂替教書,爹又讓另外一個高中生去當教師。說我以后還有機會的。就這樣我一而再再而三與上大學或當教師失之交臂,我再也沒有這樣的“機會”了。我媽內(nèi)心著實想讓自己的兒子上大學或教書,但只要爹決定了的事,媽會絕對服從,并無怨言。爹的剛毅果敢、正直無私、心存大愛與媽的樸實、善良、賢淑在我的心目中永遠是一座只可仰望的高峰!
1975年10月的一天,是一個黑暗的日子。這一天我高大英俊的父親在水庫工地上處理一個啞炮,這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按作業(yè)規(guī)程已超過了時間,但不排除就會影響當天100多人的施工安全,意外突然發(fā)生,炮響了,把我爹炸得血肉橫飛。父親的慘死,猶如晴天霹靂,對我媽和我們兄弟是一個沉痛的打擊!全公社戰(zhàn)斗在水庫工地的所有領導和民工們都處于一片悲慟中。對這樣大公無私、英勇無畏、有擔當有作為的復員軍人、生產(chǎn)隊長、民兵營長誰不惋惜,誰不悲痛??!
黨和政府時刻關懷著我家。父親去世的第2年,公社黨委安排我去食品站工作,月工資40元,每月交24元到隊里,隊里給我記一個全勞動力的工分(每天10分),剩下的16元作為我的生活費。我報到工作的第一天,兩位在我村駐點幫扶的縣干部,給我上了第一課:“千萬不能有任何經(jīng)濟問題(指貪污腐?。?,千萬不能有男女作風問題啊!”自此我牢記“兩個千萬”的教導,下鄉(xiāng)與群眾打成一片,同吃、同住、同勞動,工作扎實肯干,18歲那年我光榮地加入了黨組織。
1979年2月,中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打響了,我舍棄工作,參軍報國,奔赴祖國的南疆。我在部隊當文書,多次立功受獎,還經(jīng)常在《戰(zhàn)士報》上發(fā)表文章。四年后退伍回鄉(xiāng)。不久被招考為鄉(xiāng)鎮(zhèn)干部,工作四十余年,我始終牢記黨的宗旨、牢記“兩個千萬”,以父親為榜樣,勤政為民,廉潔奉公,始終沒有踩踏和逾越法律和道德的底線!先后榮獲優(yōu)秀團干部、優(yōu)秀武裝部長、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我的父親一生舍小家為大家,戰(zhàn)場上舍生忘死,在家鄉(xiāng)是領頭雁,他做的好事不勝枚舉,鄉(xiāng)親們說起他來,沒有一個不傷心的,都說是“好人”?。?/span>
往事歷歷在目。潛移默化中,子承父志,我們逐漸成長起來,我們兄弟倆成為國家干部,一位是村黨支部書記。父親一直是我們兄弟做人的典范,他為人光明磊落、清正廉明的事跡至今傳頌。
(作者:康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