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時康厝林有多少族人?
古人在氏族遷徙他處后,因人丁稀少,而在尚未編撰族譜和訂立昭穆之前,通常用排行來統(tǒng)計其族中人丁的次序和多少。如二十七、二十八承事,通常系指其在康厝林族中的男丁排行屬第27和28之位。 而承事謂何?——時宋代文階官之制,正八品為承事郎。因此,二十七、二十八兄弟有可能是宋代的正八品文官之銜。故族人在修譜時將其連官帶序地記載入譜,以此作為對祖宗的一種尊稱。那么由此可以推理:
1、二十七、二十八承事兄弟五人當(dāng)時的年齡大約在青、壯年階段;
2、也因為二十七、二十八承事是當(dāng)時的地方官員,在此次家災(zāi)中,兄弟五人必定才會有所計劃性地逃難。并且在逃難以后還代有聯(lián)宗;
3、從五山兄弟的年齡段推測康厝林家族大小:
(1)、時之康厝林族人,也許不會很多。估計頂多也是20戶,百人之多吧。
(2)、而按正常的繁衍規(guī)律,也差不多是在7至10代之間。
(3)、再按其7—10世代、大約在二百多年之久的族史歷程。
(4)、溯其入閩年代,康厝林祖先真有可能是唐末光啟二年(公元886年)隨王家三龍入閩的農(nóng)民起義軍。